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 已形成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三基”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形成了门类齐全、能满足主机行业一般需求的生产体系,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十年来,我国“三基”产业持续稳定增长,产品品种和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多种普通机械基础件产量(产值)居世界前列;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和切削加工能力以及焊接材料、高速钢、硬质合金、钕铁硼永磁体等基础材料产量居世界首位。
专栏1 “三基”产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亿元
行业类别
|
2005年工业总产值
(当年价)
|
2010年工业总产值
(当年价)
|
2010年新产品产值
(当年价)
|
2010年出口交货值(当年价)
|
|
机械基础件
|
轴承制造
|
556.14
|
1721.45
|
113.68
|
228.73
|
齿轮与传动驱动部件制造
|
290.22
|
1154.26
|
117.15
|
93.27
|
|
液压和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
|
350.43
|
1643.24
|
105.63
|
128.01
|
|
金属密封件制造
|
121.05
|
716.47
|
26.17
|
60.46
|
|
紧固件、弹簧制造
|
429.46
|
1244.18
|
66.35
|
192.05
|
|
模具制造
|
438.65
|
1630.76
|
127.80
|
266.20
|
|
基础制造工艺
|
钢铁铸件制造
|
1073.30
|
4833.69
|
161.29
|
251.92
|
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
|
443.96
|
2383.89
|
102.79
|
103.11
|
|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
|
485.55
|
1652.41
|
63.16
|
63.30
|
数据来源:2005年、2010年工业统计快报。
专栏2 2010年部分“三基”产业部分产品世界排名
产品名称
|
生产规模(产量/产值)
|
世界排名
|
|
机械基础件
|
轴承
|
1300亿元
|
第3位
|
齿轮
|
1450亿元
|
第3位
|
|
液压元件及系统
|
351亿元
|
第2位
|
|
模具
|
1631亿元
|
第2位
|
|
气动元件
|
116亿元
|
第2位
|
|
紧固件
|
560亿元
|
第1位
|
|
链条
|
148亿元
|
第3位
|
|
典型基础制造工艺
|
铸件
|
3960万吨
|
第1位
|
锻件
|
1022万吨
|
第1位
|
配套能力不断增强。轴承、齿轮、紧固件等机械基础件国内平均市场占有率65%。基础制造工艺取得明显进步,一批发电设备用大型铸锻件已具备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围绕电工电器设备配套需要,开发出发电设备用钢、大型变压器用取向硅钢片等特种优质专用材料。
产业聚集效应明显。重庆、常州两大齿轮产业聚集区的产值占全国齿轮行业的17%,瓦房店、洛阳、苏锡常镇、新昌四大轴承产业聚集区的销售收入占全国轴承行业的30%,温州、宁波、海盐、冀南四大紧固件产业聚集区的产值占全国紧固件行业的67%。基础制造工艺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主要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了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基础制造工艺中心,如江苏泰州和大丰的精密锻件产量超过全国精密锻件产量的一半。
技术进步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三基”产业固定资产投入持续稳定增长,装备水平明显提升,长期以来存在的寿命、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等质量问题有所改进,一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