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风速地区如果使用加长叶片就可以捕获更多的风,这是低风速机型的研发趋势。在土地比较有限制的地区,我会推荐2.75 -120 机型,可以减少机位的布设。如果对土地限制没有那么严格,希望能够在这样的资源区域发出更多的电,那么2.3 -116 和数字化风电场的结合则最为有效。2.3 -116 低风速智能机组采用GE 先进的集成产品开发模式及平台化开发经验,叶轮直径达116 米。GE2.3 -116 具有GE 先进载荷控制技术,80米 塔筒重量仅为145 吨,大幅降低了塔筒的造价,在复杂地形中使用能大幅降低运输和吊装成本。叶片长度为56.9米 ,同时因为采用GE 空气动力学团队自主研发的低载翼型叶片,能够在显著提高升力的同时降低载荷。叶片的“涡流发生器”设计增加了叶根捕风能力,提高发电量。GE 还将跨学科的领先控制理念植入到机组研发中,利用独立变桨、模块化控制以及极端事件管理控制技术,解决了由于风剪切、塔影效应等导致的风轮不平衡,以及塔筒振动问题。在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确保机组在低风速下的高效稳定输出。
可以说2.3-116低风速智能机组是“数字化风场”的组成部分之一,那么推出“数字化风场”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GE 在考虑怎样从优化单台机组到优化整个风电场。例如,有时候前面的机组少发一点电,能够让后面的机组发更多电,使整个风电场的发电量更高,使客户花同样的钱,获得更大的效益,这就是GE 的尾流管理技术。超过25000 台的全球装机量,使GE 掌握了大量一手的运行信息和数据,这些数据能有效地帮助GE 了解机群运行状况。以此为基础,GE 整合工业互联网及大数据理念,推出了“数字化风场”的智能平台。这是一套动态的、可以联网而且适应性极强的风电系统,结合了世界级的风电机组和风电行业的数字基础设施。这一技术可以提高风电场的发电量最多达20%,为风电行业创造大约1 亿美元的收益。“数字化风场”连接了最新的数字风电机组以及整个大数据平台,为风电场配备了全新的智能模块化风电机组和其他数字基础设施。
请谈谈2015年GE在中国风电行业中的发展情况,外资整机商在之前的几年中与中国本土整机商的发展呈现了不同的趋势,您认为GE在与中国本土整机商相比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劣势怎样弥补?
2015 年GE 在中国风能业务的销售业绩有了长足进展,也会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上述2.3 -116 机型和“数字化风场”对GE 的相关业务有较大提升。2015 年底前,安装了GE2.75 -120 机型的项目也会在大理建设完成,对GE 在中国风电市场的业绩有很大贡献。
作为一个全球供应商,GE 能给中国市场带来更适应本土风况的机型,也能帮中国客户建设跨时代意义的风电场。GE 把最先进的技术引入中国,也希望借此能够在这个市场取得更多份额。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GE 一直在告诫自己不能失去最具立足点、最有竞争力的优势。GE 的最终愿景,不仅仅是整机制造商,更是客户值得信赖的风电专家。同时还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本土化。GE 已经实现了管理和团队的本土化,还要继续加强产品供应链服务的本土化,以便更好更快速地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