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甘肃和内蒙古为例。“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两个清洁工,东风和西风”,这是酒泉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描绘,言语中带有不少无奈。而自被确定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以来,酒泉人有了“飞天”的感觉。短短几年,河西走廊凭空腾起三千余座白色风机,总装机容量达55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的17%。据统计,2010年酒泉工业园区总产值234亿元,同比增长320%;税收2.52亿元,同比增长256%。
数字也许枯燥,但河西走廊的人民却有切身感受: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5076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7180元,增长12%,当地16000人从事风电工作,配套服务业以近30%的速度增长……
2015年,甘肃风电装机将达到1271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成为真正的“陆上风电三峡”。
与甘肃一样,内蒙古风电的发展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到2011年6月底,全区累计并网风电装机1278万千瓦,增长17.6%,风电发电量157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10.7%。其中蒙西电网风电装机约760万千瓦,风电发电量超过全部发电量的12%,已经达到丹麦、西班牙等世界风电发展先进国家的水平。内蒙古提出的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风电发电量在全部发电量中的占比达到15-20%。
眼下,风电界更为期待的《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即将出台,中国的风电产业必将迎来第二个春天。
“看不见的手”——市场的力量
回顾历史, 2004年之前,我国风电每年装机不超过10万千瓦,与之对应的是薄弱的产业基础。2005年开始,年新增容量从几十万千瓦达到了4000多万千瓦,实现了连续六年的100%增长。
在市场的带动下,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风电企业开始形成并走向国际。比如 “龙源风电”就在“亚洲500最具价值品牌”中排名第89位。2009年12月,龙源电力在香港H股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77亿元,总市值进入世界风电企业前三名。此外,龙源电力还创下中国电力企业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融资额最大、市盈率最高等多项第一。
风电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了整个风电配套体系的本地化生产。生产整机的华锐、金风、东汽三家企业进入了世界十强;一大批零部件企业如生产叶片的中材科技、中复连众、中航惠腾,生产齿轮箱的重齿、南高齿,生产电机的上海电气、东方电气、永济电机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已跻身世界前列。国外巨头西门子、GE等已开始采购我国风电产品。
另一方面,我国风电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快速起步,并在实现生产制造本地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研发队伍和平台,逐步掌握了设计核心技术,完成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如为了适合低风速风况,我国开发了与国外技术相比单机容量更大风轮直径的机组,提高了发电量;针对低温等恶劣气候条件,我国在材料选用、部件改进、控制优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提高了机组的可靠性。
据统计,我国风电企业已经取得了数十项的发明专利。华锐的3兆瓦、5兆瓦、6兆瓦双馈机组以及金风的3兆瓦直驱风电机组均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海上风电也已起步,34台华锐3兆瓦机组已经屹立于我国东海,并打破了国际巨头的技术及价格垄断。龙源来安风电场(20万千瓦)项目投产发电则是标志着我国首座大型低风速风电场正式建成。
“中国风电2015年要实现1亿千瓦的装机容量,2020年要实现2亿千瓦的装机容量。”秦海岩说,“若企业继续坚持质量为本、技术创新之路,再加上政策支持,中国风电将会引领全球风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