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消纳”的困局
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节水。
2010年,国务院关于支持甘肃省加快发展的47条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建立“节水型甘肃”。
陶国龙认为,结合河西风电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其核心就是“开源”和“节流”。“开源”就是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充分利用非常规水作为补充,减轻对地表水、地下水的依赖;“节流”则是坚持全面节水,加快调峰火电机组节水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就地发展具有灵活用电和低耗水特性的削峰负荷,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水的终端损耗。
研究显示,目前高效节水的空冷煤电机组进一步节水的重点是脱硫系统节水,而脱硫系统节水的重中之重是如何降低烟气降温蒸发并以气态形式通过烟囱排放损失的水量。
甘肃省内有专家也建议,地处河西戈壁地区的火电机组,应充分利用“天时地利”的条件,即全年70%以上的降水相对集中在秋季以及周边地域相对宽阔的地理条件,配套修建雨洪水收集存储设施,作为发电补充水源。
据初步估算,一个10万立方米的雨洪水收集存储设施,可供1台300兆瓦空冷煤电机组全年用水量的14%。通过较为完善的节水方案,可以达到节水48%至67%的效果,预期能增强水资源对河西大规模风电持续开发的支撑能力30%至40%。
“就地发展具有灵活用电和低耗水特性的削峰负荷,也可以减少对调峰火电装机的依赖。”陶国龙说。
针对未来电力大量富余的情况,甘肃省内多位专家曾建议发展水泥、金属选冶、石油化工、电解水制氢、储能电站、动力电池等适应电源特点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耗能产业,促进电能的就地消纳。
但记者注意到,高耗能产业的增加不仅加剧了用水矛盾,更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今年上半年,甘肃全省万元GDP能耗上升1.13%,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去年同期增长1.55%,没有按计划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3.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6%的目标任务。
9月上旬,甘肃省政府明确表示,要对部分高耗能企业停电停产,并对能耗限额标准不达标企业的超出部分电量,执行惩罚性电价。
“农业也是节水的重点。”新任甘肃省金昌市委书记张令平对记者说,目前在金昌市的用水结构中,农业用水占比达到80%。所以,整个金昌农业发展的核心就是四个字:“高效节水”。
今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审核报送的《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2011-2020年)》。“农业节水一直是敦煌节水的重点。”敦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贺俊生说,通过压缩低效、高耗水的作物种植面积,推广滴灌、小管出流、管灌、垄膜沟灌等灌溉模式。对比分析显示,棉花滴灌后比大水漫灌每亩节水275立方米,节水率为32%,葡萄、温室蔬菜节水率也分别达到43%和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