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装机容量过剩
作为全国一次性核准的最大的风电项目,大唐向阳风电场一期400.5兆瓦工程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中丹示范项目”,同时也是吉林省风机制造本地化的“支撑项目”。由于吉林省在上述可再生能源协会的报告中限电排名第三,《发电周刊》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吉林大唐向阳风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清。
在谈到限电产生的影响时,陈海清说:“现阶段大唐向阳风场267台风机全部在网稳定运行。在国家能源局《关于吉林省清洁能源供热示范项目方案的批复》中,由大唐向阳风电场一期工程中的20万千瓦提供“低谷”风电供热。因此,限电现象近期有所好转,但仍然存在频繁限电现象,4月1~9日限电与应发电量比达到40%以上,政策落实方面仍然存在不到位现象。”而对于影响,陈海清表示,“存在的困难就是受限严重,弃风电量较多。一是因为区域用电负荷偏低,装置容量严重超用电负荷,电网接纳风电负荷能力有限。二是因为省网间送出能力有限,高峰调整和结算壁垒。”对于限电的影响,他说:“大唐向阳风场2011年1、2月份利用小时分别为110.24小时和112小时,1、2月份风机平均可利用率分别为96.67%和94.19%。2012年1、2月份利用小时分别为55.07小时和101.25小时,1、2月份风机平均可利用率分别为99.5%和98.3%。较去年同期相比利用小时数明显降低,1月份降低了55.17小时,2月份降低了10.75小时。”“造成利用小时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唐向阳风场所在地区为吉林省白城地区,由于吉林省区域用电负荷较低,装机容量过多,1、2月份又是采暖供热期,以热定电热电机组保供热要求较高,电负荷不能过低。另外一个方面,省网间送出电量有限制,所以风电受限严重影响利用小时。”陈海清补充道。
发展:仍需化解难题
可再生能源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2011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62364.2兆瓦,较2010年的增长速度明显回落,这似乎预示着风电发展已经进入冷静期。
可再生的风电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须迈过“三道坎儿”,即:电量如何更好消纳、风电如何更加稳定、在发展模式上如何进一步创新。
根据中电联《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滚动研究》报告,大中小、分散与集中、陆地与海上开发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发展中小型风电场,发展低速风机,就近上网本地消纳,在偏远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离网风电,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风电发展的方向标。
“我国新能源发电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近些年出现了并网难、消纳难、安全事故频发以及企业效益下滑等问题。虽然风电发展过快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但对于风电电量被弃来说,如何消纳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原能源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朱成章在接受《发电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资料显示,甘肃酒泉风电基地2015年规划风电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在本地区和西北主网消纳,同时与部分火电机组打捆送电华中负荷中心。
蒙东风电基地2015年规划装机超过700万千瓦,除本地区消纳外,主要在东北负荷中心消纳;蒙西风电基地2015年规划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除本地区消纳外,还送至华北、华中、华东负荷中心消纳。
吉林风电基地2015年风电超过70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四平、松原、白城、通榆4个风电场群,消纳主要通过本省及东北电网。
陈海清说:“我们一方面要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及电网公司沟通,落实弃风供热政策。另一方面要落实国网反措要求,提高风场安全自动控制能力。在公司内部及时下发风机出力调整规定、场用电、用电设备管理规定,这样才能缓解目前所面临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