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梯度递进
在今天的非洲,你能看到各行各业的中企。从过去的商品“走出去”,到后来的工厂“走出去”,再到近年的资本“走出去”,梯度递进已开始显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之道,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和发展中更凸显出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今年7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说:“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传统友谊薪火相传的结果,符合中非双方根本利益,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
美国亚非问题研究专家布罗迪加姆在其著作《龙的礼物》中这样阐释中非“共赢”:大规模应用信贷,这些信贷又以有竞争力的市场利率为基础,与中国的机械、设备和建筑服务等挂钩,用石油或其他资源来偿还。”
布罗迪加姆没有绕开最敏感的话题——资源。但她在序言中就认为:“中国在非洲,很多人的习惯思维就是为了获取资源,但这至多是一个片面的、误导性的答案。”
数据表明,目前非洲出口的石油中,仅有约13%运输到中国。非洲最大的石油出产国尼日利亚的石油生产95%由5个西方公司所控制:壳牌、埃克森、雪佛龙、道达尔和阿吉普。
中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大型中企海外“集群式”或者“全产业链”的扩展,衍生品从配套基建,到技术传授,到劳工就业,给非洲带来的是巨大的“净收益”。而在非投资的中小型企业,解决的是国内过剩的产能,带去的是更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非洲造。
未来:卧虎藏龙
当然,在这种中非关系由“输血”转变为“造血”,由“援助”转变为“共赢”的过程中,风险和挑战也迎面而来。
中石油乍得分公司总经理窦立荣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讲述的2008年乍得突发内战的经历,很有现场感。那一年,他指挥着中石油上下游项目的百余名中方员工,千里跨境大撤离,“一个不能少”的压力让他至今难忘。
在非洲,挑战还有很多,比如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石油在尼日尔项目的一位经理告诉记者:“当初我们进撒哈拉沙漠找油的时候,那是没日没夜地干,很多当地人都觉得太苦了。”对于非洲人的“懒散”,尼日尔前能源部长的一个略带玩笑的解释是“天太热了”。曾有人这样形容:非洲人是“狩猎文化”,一觉睡到天大亮,出去打个小羚羊什么的,一天就有着落了。中国人则是“蚂蚁文化”,忙忙碌碌,未雨绸缪。
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是大势已成。但走在非洲,你会发现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一种红色的商标,广告牌上、墙壁上、车身上。那不是美国的可口可乐,而是来自印度的“AIRTEL”。
据非洲年长的华侨们介绍,相比中国,其实印度的商人和企业在非洲已深耕多年,但他们总体低调,和当地社会的融合程度也更高。有人把在非洲的印度企业称为“卧虎”。也许,就在“龙行非洲”的同时,环顾非洲大地上的其他商业力量,“卧虎”的姿态也许会给“中国龙”带来新的思考。
新非洲背后的中国因素
从非洲人看到黄种人面孔时“你是日本人吗”到“你是中国人吗”的提问内容的改变,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到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快速上升。近10多年来,在非洲的中国人已近百万,在非洲开展经贸活动的中国公司已达2000多家;而来华的非洲人仅在广州就大约有20万人,并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
近现代以来,基于共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痛苦历史记忆,基于共同的发展诉求,现当代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在短短60年里走过了建立、发展和全方位快速发展的三个阶段。
中非贸易额在近十年里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从2000年的100亿美元跃增到2011年的1600多亿美元,中国自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另外,非洲还已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的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场和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在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洲经济深陷债务危机的情况下,非洲经济在最近的十多年里却取得了年均经济增长接近6%、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财政状况逐年改善的好成绩。而非洲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国等新兴国家近10多年来对非洲的大量投资以及对非贸易的大幅增加(仅中非贸易一项近年来对非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达20%)。
德国《经济周刊》早在2006年就载文指出,“中国……令非洲经济在2005年增长了5%以上,而且也将通货膨胀压缩到25年来的最低水平。在非洲历史上,以经济投资形式流入的资金首次超过了以发展援助形式流入的资金(许多人认为这是非洲历史的转折点)”,“非洲有史以来首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而为这块大陆创造这一绝佳契机的正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