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与拒绝
欧盟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板及其他光伏组件启动反倾销调查,这多少令人意外。因为事发前欧洲“铁娘子”默克尔曾留下“对话解决争端”的承诺。对“食言”的默克尔而言,这是个尴尬的局面。她不愿见到中欧企业对簿公堂,却又没法说服欧盟。
不仅是光伏产品,服装、铝箔、无缝钢管……在欧盟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清单中,“中国制造”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中国与欧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贸易交往局面也越来越明晰。面对“抢滩”欧洲的中国货,欧洲既欢迎又拒绝。
德国总理默克尔明白,欧洲能源转型需要廉价的中国光伏产品,但是在27国成员组成的反倾销委员会中,德国并没有“一言九鼎”的份量;即便在国内,默克尔也不能不顾及本土企业的困境。
自2011年12月起,德国混合太阳能公司、太阳能千年公司、索伦公司,以及曾经的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Q-CELLS因抗不住市场竞争先后破产。如今,德国能拿得出手的大型太阳能产品生产商已所剩无几。
申请美国和欧盟“双反”调查的“急先锋”——德国太阳能世界(SolarWorld)2007年在全球业界排名第七,如今已经下滑至第20位。2011年,太阳能世界年度报表上显示近3亿欧元的亏损。为下调生产成本,这家企业近两年来已多次宣布裁员。“中国生产商破坏了规则。”太阳能世界首席执行官弗兰克·阿斯贝克为业绩下滑解释称。
然而,德国太阳能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沃尔夫冈·胡梅尔对此反问:“人们为什么要多花20%的钱,购买大小相当、质量未必比中国产品好的德国模板呢?”欧洲正从中国质优价廉的产品中获益。
中国光伏生产设备和主要材料很大一部分需从欧洲进口。2011年,中国仅从德国就进口价值3.6亿美元的银浆,进口多晶硅价值7.64亿美元。近年来,中国从德国和瑞士等欧洲国家采购的生产设备总值超过100亿美元。
在欧盟关于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前提条件中,有一条是“措施不得损害欧盟利益”。一些欧洲政治和企业界人士的纠结正在于此。打压中国厂商,可能给本地区生产企业带来暂时的好处;而中国市场的存在,又可让欧洲在光伏产业中“两头得利”:既能出口昂贵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又能买到廉价的光伏产品。
德国绿党能源政策专家、联邦议会议员汉斯-约瑟夫·费尔坦言,在欧债危机之下,控告中国企业对以出口为导向对欧洲经济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令中欧之间既要忌惮双方凸显的经济摩擦,又需要借助长久且深入的利益互惠而相拥取暖,度过寒冬。光伏争端,乃至其他与中国的贸易纠纷都显示出欧洲人对中国的又爱又恨:青睐中国市场,厌恶中国竞争;需要中国帮衬,惧怕中国赶超。各种情绪复杂交织。在德国,这种纠结正被一种反思取代。
德国纺织服装协会主席彼得·施瓦策回忆,德国纺织业在上世纪60年代曾遭遇相同困境。不少德国企业在与亚洲纺织服装生产商的竞争中倒闭。德国纺织服装行业适时而动,调整结构,放弃低附加值的产品,将精力放在制作精良的高技术产品上。最终与亚洲竞争者各居其位,共赢共生。
“这就是国际分工,各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比较优势。”胡梅尔如此规劝德国的光伏产品生产商应“识时务”,把市场让给更适合生产光伏产品的中国。他举例称,德国大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把生产线迁至波兰等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
11月2日,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的德国人并不惧怕亚洲崛起,因为他们坚信,德国的研究和技术优势,在短时间内很难被超越。德国人缘何如此自信?他们在光伏产业链中的地位、在服装业的方向调整、胡梅尔口中的“国际分工”……都可以作为解释。
中国企业不断遭受欧盟施压,或许正由于胡梅尔所说的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反倾销程序容易在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上找到突破口。然而,在欧债危机中,被外界视为“金主”的中国又让欧洲人惊愕:中国甚至比预想的还要强大。
欧洲对于中国的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称号,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中,欧洲的技术、品牌以及管理经验成为其投向的“新大陆”。正如华为在英国受到礼遇一般,中国企业在欧洲人的一片戒备心中,逐渐成为“座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