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新35年必须依靠改革创新,走低碳绿色转型之路,迎接新能源革命。”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
如今,我国已把新能源革命提到事关国家未来的高度,风能被定位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风电业的发展也面临种种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能源学会会长倪维斗指出,一个突出问题是弃风限电,仅2012年就浪费电力2000亿千瓦时,经济损失超百亿。作为重要新型高新技术产业,我国的风电装备设计制造总量和运行规模都居全世界之首,但商业潜力没被挖掘,一半左右的风电厂没有盈利。
风电的未来在于产业化
在我国,科技部等把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系统研究确立为“973重点研究计划”,由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为首席科学家。5年过去,研究团队取得一系列成果,非并网风电在氯碱工业、海水淡化、电解铝工业、电解水制氢、抽油机等高耗能产业的应用研究都已完成。其中“小型氢能综合能源系统性能评价方法”还成为国家标准的重要内容。顾为东说,他的研究团队已在“973”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研究,把高耗能产业和电网大规模调峰相结合,将高耗能产业当作超级蓄电池为电网调峰,使得目前较为刚性的电网柔性化,电网效率从30%提到55%,还可以大规模低成本利用风电、光伏,为多个领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新支撑。
海水淡化是又一成果。2011年,单台风机日产100吨淡水项目在大丰实验基地获得成功,随后日产能进一步提高到1万吨。目前,由海水淡化而成的纯净水已部分进入市场。
非并网风电“973计划”课题组组长、东北大学教授王兆文介绍,全世界首台200安培风电波动电解槽的成功研发,既为电解铝提供能源,又给电网调峰。这一成果如能推广,占全球产能48.5%的我国电解铝产业将顺利转型,电力成本下降40%,利润增加4—8倍。
倪维斗、顾为东等专家均表示,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的真正实现,关键在于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目前“商业化还差一点”,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让产业落地。希望与制造企业、投资机构等联手探索实践,完善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