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组检修人员的角度看,“智慧风场”故障树是他们最受益的一个系统。东汽的33台机组共有故障代码265 条,在过去的3 年中,实际发生故障96 种。 “智慧风场”故障树系统已全部涵盖了这96 种故障的诊断检修方法,即便是后来的检修人员也基本能做到“没有修不好的故障”。更完备的是,故障树系统中有61 个标准作业包,形成了覆盖东汽机组所有故障的检修“作业指南”。
风电场作业更简便、更有效是“智慧风场”软件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王欣向记者举例:此前风电场每月需要制作各类汇报报表46 种,耗费工时722 小时,相当于需要4 名员工每月工作22 天,每天工作8 小时。“智慧风场”软件系统通过将SCADA,EAM,KPI 系统集成,直接生成46 张报表所需要的全部数据,并集中在一个辅助报表信息界面内,方便制作各类报表时复制,这极大地解放了运行人员的工作时间。“‘智慧风场’软件系统纳入了基于能量可利用率的KPI 体系,”王欣说,“这样就能准确地细分发电量损失,从而找到更科学、更有效的运维改进方向,其结果也会体现在发电量上。”
数据显示,东汽33 台机组自今年2 月上线之后,除了6 月6 台机组因为更换大部件造成停机,其总体发电量低于华锐33 台机组总体发电量外,在平均风速略低于华锐机组的情况下,2 月、3 月、4 月、5 月、7 月的总体发电量均高于华锐机组,而此前的一年内多数月份华锐机组的总体发电量要高于东汽机组。
这,就是“智慧风场”带来的改变。
几多创新
“ 简单讲,‘智慧风场’不仅仅是展现数据、暴露问题,而是一个相应的工作流平台,能直观地告诉你如何才能把接下来的事情做好,但这需要你有很到位的行动力。”7 月1 日,在达里风电场,当日值班员张文金和记者谈了他对达里“智慧风场”的认识和理解。
据记者调查,不了解“智慧风场”的人常常会有两种极端的认识:一种认为“智慧风场”就是一个通用的适合各种风电机组机型的SCADA 系统,这种简单的东西很多公司都会做;另一种认为“智慧风场”能做的事情应该非常智能,比如风电机组的自我诊断、自我调节等,但目前还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按照远景能源“智慧风场”团队成员赵清声的说法,“目前达里‘智慧风场’界于两者之间,但未来会越来越智能,这需要远景‘智慧风场’团队的持续创新来实现”。
那么,已经运行的达里“智慧风场”软件系统,其创新含金量如何呢?
先来看看为“智慧风场”软件系统提供数据来源的SCADA 系统。目前,大多数风电场运营商计划对风电场进行集中监控,打算将所有类型风电机组采用一种SCADA 系统来监控,而不是在集中监控中心运行各种机型的SCADA 系统。
实际上,运营商这样做有自己的苦衷和无奈。目前,运营商使用了多家设备商的机组,不同类型的机组自带不同的SCADA 系统,即便是收集到的同类数据也难以进行横向比较,更大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集中监控和集中管理。
对于运营商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各设备厂家自带的SCADA 系统,都是基于设备厂家自己的需求开发的,并没有完全考虑现场运营的需求。但要开发基于运营商需求的SCADA系统,不仅要求开发者具有深厚的风电机组知识背景,还必须具备搭建相应IT 架构的能力,只有两者都具备者才能真正开发出适合运营商的SCADA 系统。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做集中监控SCADA 系统的公司做出来的系统不能满足风电场运营商需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