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企业动态 > 远景能源引领低风速市场

远景能源引领低风速市场

2012-11-23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1237

  远景能源总经理张雷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此种动向是从质疑‘低风速区域没有开发价值’的定论开始的。”
  开发和利用低风速资源必须解决“三大挑战”,一是低风速区域风力稀薄,现有风机技术难以捕捉;二是低风速区域的机组若要达到与高风速区域机组同等的功率输出,就必须加大叶片以便捕获更多的风能,这将直接导致度电成本的增加;三是低风速风场的微观选址要求很高,一般风电企业不具备低风速风场设计能力。
  正是这些挑战,让远景能源洞见了低风速领域的商机,越发坚定了在这一领域进行技术创新的信念。而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在低风速机组技术上取得有效突破,真正能够设计出一款融合国际智慧而又适合中国低风速区域的智能风机产品。
  于是,一个由远景丹麦全球创新中心的顶级技术专家和中国研发中心的资深产品开发专家所组成的国际研发团队开始了技术攻关,2009年10月推出全球首款1.5兆瓦87米风轮低风速机组,相对于传统的1.5兆瓦82米风轮机组,在成本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款低风速机组可以有效增加发电量7%-11%,这令业界为之一振。“在低风速区域也可以赚钱,风电并网也不是问题,这正是我们需要的风机。”国电龙源率先订购这款低风速机组,在安徽来安建设了我国首个低风速风场。
  挑战仍在持续,远景能源国际研发团队向超低风速风机技术领域挺进,并再次取得突破。
  2012年4月30日全球第一台1.5兆瓦 93米超大风轮智能风机在安徽来安风场并网发电。与1.5兆瓦87米风轮机组相比,这款1.5兆瓦 93米超大风轮智能风机优化了电气传动链设计, 充分结合了双馈和直驱技术的优点,在不同工况下智能切换,使得电气传动链在能量转换效能上整体优于其他设计,并且实现了低风速下的能量捕获的最大化。
   张雷告诉记者,EN-93智能风机的扫风面积相比EN-87进一步增加了13%,在5.5米/秒平均风速下发电量相比EN-87提升9%以上,能够实实在在地在低风速风场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低风速绝非简单加长叶片
  从理论上讲,对于低风速机组而言,由于其额定风速低,若要达到与普通机组同样的功率输出,就必须加大叶片以便捕获更多的风能,但低风速技术绝非简单加长叶片这么简单。可有些业内专家认为“所谓低风速风机不过是将叶片加大而已”,这也让低风速风机设计和制造陷入了误区。
  而远景能源国际研发团队出于对低风速风机技术的认知力,让他们远离这一误区,而是围绕“提升低风速风机的能量捕获性能,优化电气传动链的能量转换效能”进行技术突破,取得了多项专利和专有技术成果,使机组发电性能优势成为可能。
  远景的低风速智能风机根据风机所处风流的实时特性,动态优化最优切换点和切换模式,实现7m/s以下风况的发电量的最优捕获,突破了静态功率曲线的限制。
   风机的智能性还体现在远景独到的最优桨距角辨识自学习算法,通过实际运行数据实现自动寻优,控制风机搜索到最优桨距角工作点。该算法可以克服仿真模型与实际风机的差异,使风机确实运行在最优能量捕获的状态,增加发电量。
  远景能源独有的低风速捕获算法,通过引入多变量状态观测的控制技术,能够让机组在低风速风场提升超过3%的年发电量;特有的叶片气动优化技术,让机组年发电量提高超过3%。正是一系列的低风速机组技术创新和突破,推进了机组发电性能的提升,为低风速风场客户创造了价值。
  即使在低风速机组成功并网后,远景国际研发团队仍然不懈地尝试更多的低风速技术,以期进一步提升机组发电性能。例如,采用先进传感技术(AST)和控制系统优化技术,解决了高湍流下风轮捕获效率下降、偏航误差大等诸多低风速技术难题,使这款低风速机组产品的发电性能得以提升,从而在超低风速区域创造了新的商业价值点。
  从目前的业内情况看,大多数低风速场项目在盈亏平衡点附近,这也凸显了低风速风场设计对低风速风场项目的盈利至关重要性,而远景能源在低风速风场设计上的专有知识和经验以及独有的低风速数据储存中心,可以为客户的低风速风场具备良性的盈利基因。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阜新全力打造辽宁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
阅读下文 >> CWP 2012助力我国风电由大到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14482&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