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萧何
“该来的总会来。”华锐风电2011年涉嫌虚增利润的自查结果公布后,作为公司曾经的核心人士之一的A先生并不觉得意外,忆往昔,华锐风电那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般的高成长故事背后,的确隐藏太多秘密,这些都和一个人息息相关,那便是韩良俊。
“一开始,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和核心经营者,韩对华锐风电的经营定位就已为其今日的衰败埋下伏笔,韩的经营模式走的就是一条不成功便成仁的独木桥模式。”5月30日,作为韩昔日的统一战线伙伴,A先生谈及其作风
对于外界而言,华锐风电创始人和董事长韩俊良,至今仍是个谜。
2010年中,华锐风电IPO申请上会之时,一度因“华锐风电对企业‘无实际控制人’事项需进行进一步说明”而被取消上会资格。
实际上,公司都知道韩俊良才是真正的“老大”,有内部人指其堪称“独断专制”的“铁血君王”。
2004年,兼任大连重工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下称大连重工)总经理时,极富远见的韩,买下德国富兰德(Fuhrlander)FL1500系列风机的生产许可证。之后,其便赶上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春风”。
华锐风电横空出世完全得益于韩的独到眼光。
2011年,华锐风电直接竞争对手金风科技有关负责人士谈及被超越时,曾不无感慨地回忆道,“2005年,国家曾鼓励风电兆瓦级机型研发,但并未明确选择1.2MW还是1.5MW。金风科技在二者间徘徊选择前者。但事实证明1.5MW风机正对五大电力集团的胃口。”2005年底,由韩主导推出的第一款风机便是1.5MW的机型。
为此,金风科技方面不得不将1.2MW临时改变方针研制升级为1.5MW。仅这一过程便耗费三年,远远落在华锐风电之后。
“华锐风电短时间内崛起的背后,有诸多政策因素成为关键。”A先生向本报记者透露,两个关键性政策对华锐风电起了决定性推动力——国家发改委曾要求,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否则风电厂不允许建设,这让华锐风电获得发展机会,而风电特许权招标中对大功率机组的青睐,则让致力于发展大功率风机的华锐风电拿到众多风电设备大单。
为何韩在每次有关政策的出台期间,都占得先机?知情人士透露,这和韩的性格及其经营方针密切相关。
韩在兆瓦级风电市场抢占高点后,随即采用低价战略。在历次国家特许权项目中,低价都是中标的重要原因。凭借低价及其他不为外界所道的原因,2007年后的三年风电市场大发展中,华锐风电攻城掠池成效明显。
“华锐风电在三年内获得巨大发展,关键不在于其产品的优异性能,更多在于韩俊良煞费苦心所维系的政府关系。”A先生评价道,韩俊良把主要精力定位在建立与政府高层的关系上。
曾在国企历练数年的他,深谙政策和政府资源之道,其从华锐风电创立之初,便将此作为公司发展根本。
“韩的政府高层路线在国家大力促进风电发展那几年,确给企业带了实打实的利润。”A先生透露道,与其边走高端路线相配合的,是其“胆大”“敢干”的性格特性。
作为华锐早期重要供货商,几乎和它对簿公堂的瑞典轴承巨头斯凯孚(SKF)公司,在与韩接触前,其实在风机行业并无所建树,此前其轴承主要用于传统行业,在韩找到SKF希望其供应风机轴承后,本来以往斯凯孚应用于新领域的产品均需重新开发,经历必要的试验检测流程后方可商业化,而韩却表示没有等待时间。他亲自给斯凯孚高层施加压力促其尽快交付,完工时间比行业平均费时缩短一半。仅2008年,斯凯孚即为华锐供应1500套轴承,2009年超过3000套。
或许是有了高层路线的辅佐,承包项目后,其“不计代价”的性格使得华锐风电前几年利润猛增。
2007年,中国政府决定启动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外资风机原本是上上之选。而这样的项目对于国内风电企业而言几乎不能完成,因为海上项目对风机可靠性要求极高,一旦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该项目最终却落入华锐风电囊中。
华锐在2010年首批100万千瓦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上中标60%,成为当之无愧的大赢家。另一面则是高压催生下斯凯孚提供的轴承被证明设计存在缺陷,这一质量事件使其行业声誉大大受损。
2010年前,在风电发展的政策指引下,韩的政府高层路线给华锐风电带来了同行无法企及的利润,原本认为攀住了政府路线这棵最稳固大树的他,2011年却由此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