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电改悬念 来年见分晓
电改“狼来了”的故事似乎即将完结。2014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新电改方案,待明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后将正式公布。舆论普遍猜测,新电改方案主要包括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放开、增量配电业务放开、售电业务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供电计划放开和交易平台相对独立。这些内容被视为尚未触及改革核心,且纲领性大过实操性。
回首这一年,国家能源局年初就确定了内蒙古、云南等电改综合试点,并于4月会同工信部召开了发用户直接交易座谈会。年底出台的《深圳市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更是首次提出要改变电网依靠购销差价获得收入的盈利模式,要摸清电网输配环节的真实成本,为改革积累经验。
本轮电改将不再“大拆大建”已基本成定论,“调度独立”几经博弈也已变成“交易中心相对独立”。增量部分的“配售电侧的改革”或成为重点,然而,售电放开非“网售分离”,如何剥离电网的售电业务,民资如何进入售电市场,如何建立多元售电市场仍存悬念。
电改的目的在于建立安全、高效、绿色的电力工业,已有顶层推动,却仍既要温和地平衡博弈,又要坚实迈出不可逆的下一步。因此,如何合理设计下一步最小改革方式,以及相关配套方案,确是复杂艰巨的工作。无论如何,在市场化改革的既定方向下,永远固化利益格局只能是痴心妄想。
【6】 电自主品牌出海 总理忙做“推销员”
核电在2014年成为李克强总理外交活动的一张新“名片”,实现了与多个国家的联姻,完成了历史性的“突围”。
实力、竞争力和潜力是实现 “走出去”,并迈向核电强国的关键,而政府无疑是最给力的外部推手。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核电“出海”事关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更涉及国际话语权。如何将中国核电30多年不间断发展所积累的设计、设备制造、建安、工程建设管理、机组运行维护等经验能力,以及紧跟国际最高安全标准所打造的自主核电品牌,置于世界核电的角逐场,提前布局和系统谋划至关重要。
值得肯定是,随着“华龙一号”技术方案通过国家级评审,并敲定国内示范项目,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出海”阵容终于有了最正式的答案: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将有CAP1400和“华龙一号”两个中国品牌。目前,位于荣成石岛湾、福清和防城港的示范项目已万事俱备,明年何时开工建设,将成为企业进行海外市场布局的重要依据,而其成功建设是对中国核电技术竞争力的最好说明。
打铁还需自身硬,政府出面能搞定!中国核电“出海”之路有机遇有挑战,但路会远也会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