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化管理
精益是实现工业4.0的基础,反观风电行业,正从重规模到重效率、从重速度到重质量、从重装机到重度电成本过渡。武钢认为,金风的当务之急仍是夯实制造业的基础,在质量和标准上狠下功夫。
随着风机单机容量的提高,风电行业风险会越来越高。在金风内部,董事长和总裁要背负质量指标考核,这从公司上层表明了对待质量的态度。武钢透露,“公司所有的质量指标,最重大的十个质量指标由我来背,所有的和这10个质量相关的报告、文件,我都必须要亲自阅读,要提出意见。出现频率最高的10个质量指标由总裁王海波来背。”
在去考察德国工业4.0后,武钢发现,要想使得整个行业的成本降低,一定要注重在全产业链实现精益管理。“假如金风的库存降到最低了,但供应商的库存堆积如山,我们要求供应商降价,实际上它的成本下降空间是很小的。当我们把风机拉到现场,如果它的输变电工程没有跟上,这时候我们的风机在那儿晒太阳,现场上不了电,我一样拿不到我应该得到的尾款。”
风电拥有非常长的产业链,要实现全产业链的精益管理并非易事,从炼钢开始一直到切割、加工、装配、组装到成品,到物流,再到设备的使用、售后服务,风机在风场还要运行25年,这是一个非常长的产品生命周期,几乎涉及到整个制造业的每一个环节。
精益化管理也并非是一家公司能解决的问题,要把一个个企业连接起来,要有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组织者,武钢有一个远大的构想,立志利用三年时间与供应商、开发商打造一条全优产业链,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项目扶持和鼓励创新,激励供应商主动创新和产品迭代。
中国的风电开发逐渐从三北转向南方,从陆上转向海上。受制于不同的地形、气候等因素,不同风资源对风机的要求千差万别。如何用大规模制造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金风给出的答案是模块化设计。“将高度标准化的几百个零部件进一步模块化,基于模块,我们现在有200多个品种,基本覆盖全球90%的市场。”吴凯透露,“风机原来是每十米一个型号,现在是一米,将来会是可伸缩的,客户要什么尺寸就有什么尺寸。”
智能风机、智慧风场和整个风电场的物联网管理,是未来风电产业发展的趋势。对风电运营商而言,少维护、提升发电量是业务的根本,金风在全国设有1000台测风塔,掌握了大量的天气数据,可以让风电场在大风来临之前就做好准备,发出最大的电量,让风电设备能随着使用量的要求而进行智能地调控。武钢向《能源》表示,金风科技正在对自身的风机进行优化,通过部署更多的传感器,把风机运行过程中各种有价值的数据采集起来,当智能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小故障就可以自行处理。“最终期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够提供免维护的智能风机,使得投资商的成本降到最低。”
风电是一个天生就蕴含着大数据的行业。通过对万台风电机组的集中监控,可为公司的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撑。截止2015年上半年,金风科技全球累计装机超过26GW,总装机数量超过了18500台。“这些机组当中,每隔20毫秒就会产生上百个数据,每天我们收集的数据超过TB的量级,我们现在的技术可以在半个小时之内对上百台机组进行体检。通过这些体检的结果,每年能为企业产生上百万的经济利润。”金风科技首席架构师刘源说。
“谁搞精益,谁就有未来。”武钢在谈及风电制造业市场竞争时说。自我变革的未知远远大于已知,金风在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企业不同的阶段追求不一样,现在的金风不应像“少年”时执着于增长速度。经历过持续的高速增长,武钢时常对员工讲,“我们从幼年期已经慢慢地走向成年期了,一定要用成年人的思维来要求自己。”他认为未来金风要做的是风险控制和可持续发展。从观念上要转变,要从追求大,到转变成追求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