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入行风电瓶颈多,市场包容性有待放开
经历了整十年在风电整机制造行业闯荡的李勇也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在从事风电这类高端装备制造业中遇到瓶颈究竟该如何解决?
在李勇看来,风电市场涌入式的激烈竞争、风机价格逼近成本的下跌等客观条件已经制约了中小风电企业的发展。在2005年之前,国内只有少数几家风电制造商,且规模小、技术落后,风电场建设主要依赖进口设备,但在当时“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这一政策的鼓励下,全国各大发电集团和民营企业蜂拥而至,形成了跑马圈风、风电投资全面开花的局面。李勇也是在这个时候和十几个浙商系的投资人出资1.5亿元成立了万德风电,正式成为追逐风电新能源领域价值洼地的一员。
一拥而上的市场竞争虽然曾创造了2007年一机难求的盛况,但是紧接着也造成了风电制造产能过剩的局面,这几乎让民营风电企业全军覆没。风电行业在经过近五年迅猛发展之后,从2010年开始,国内风电装机虽然仍然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但与之前连续5年总装机翻倍增长相比,增长率明显放缓,风电整机制造者、风电场运营者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过剩、资源主要由国企支配等原因,国内市场风机价格几乎逼近成本,这让原本在融资成本上没有优势的民营风电企业更加难以为继。
正因为产能过剩等原因,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随后出台的《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让小企业进入风电领域的门槛更高。据了解,当时国内的风机整机制造商超过80家,但能够达到上述标准的整机制造厂商不超过几十家,一些国字号背景旗下的风电企业相对民营企业等中小企业更能“熬”过这段艰难时期。
其次,对民营企业来说,融资成本高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按照李勇算的一笔账来看,按照行业规律,一台风电机成本完成回收最快也要8年左右,在国内估计要在10年左右,而在动辄数亿资金流的风电行业,加之成本高额的民间融资,很多民营企业会出现成本还没有收回前就已经不存在了的情况,要么被淘汰,要么被兼并。
除了投入资金“入不敷出”以及市场的客观条件,风场资源越来越少也是万德风电等民营风电企业一直面临的主要瓶颈。按照行业里的说法,寸土寸金、风场资源有限,现在全国只要稍微有点风电资源的地方基本上都被瓜分完毕,民营企业也有一些,但民营持有风场的比例非常小,因为无论是风电设备制造还是风场建设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国有电力企业凭借先天的政府资源和优厚的融资能力,形成良性循环,这让寥寥无几的民营风电企业竞争压力异常巨大。
同时,入网电价当量也是李勇一直担心的一个因素,比如一台1.5兆瓦的风机每小时发电是1500度,按一年有效发电时间为2000小时,一个拥有33台机组的风场年发电量大约为9900万度电。如果电价下调4分钱,那么一个风场将减少营收近400万元,一旦风场盈利受损,那么放弃风电机组的现象则更为严峻,最终的结果是小型风电企业遭殃。
“民营企业在利润导向的驱动下有着技术创新的迫切动力,但由于自身在资金和技术上的不足,身处风电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民营企业目前的处境已非常尴尬。因此,风电行业想要彻底复苏必须要有政策做保障,包括国家层级的监管政策、并网政策、补贴政策、信贷政策需要落实到位,同时,增加对风电站的建设和运营环节的投资,帮助民营企业脱离困境,增加市场的活力,”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秘书长祁和生也呼吁给中小企业再“托”一把。
对万德风电而言,“第一个吃它的螃蟹的人”——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负责人在使用了万德风机的永磁直驱设备后也给出了忠恳的建议,“万德风电的机组,无论是整体系统,还是低电压穿越、低风速运行、风叶自动控制等优势技术都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地值得肯定,但从‘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符合高端智能装备市场的产品,在技术创新、风场资源配置、资金保障、市场‘破冰’等方面,民营风电企业还有太多的基础工作要做。单纯地从其拥有自主研发的、符合目前行业潮流的风电技术而言,掌握着更多资源的央企、国企应该给予新兴的民营企业或项目一些机会,要让有潜力的技术创新得以延续,得到更好的平台进行发展。”
目前迫于市场‘壁垒’和资金窘境已经停工停产的万德风电仍保持着包括国内第一代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总工程师在内的10多人的研发团队,因为在李勇看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且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风电技术不应该被埋没和浪费。他告诉记者,他很羡慕几年前民营企业华创风能被央企大唐集团收购,一方面大唐集团通过收购股权的方式进入风电装备制造业,一方面华创风能在编制上将正式纳入大唐集团,成为其子公司,意味着华创风能在市场拓展上得到了更多的支持,使其随后占据全国新增风电装机量前十几名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积累得以保留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