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结语
中国风电开发热点转向并网条件较好的低风速地区,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来北方一些风电装机集中区域自身消化以及向外输送能力有限,出现“弃风限电”现象,当地一些大型风电基地建设不得不放缓,“先找市场”成为上马新的风电项目的前提。
低风速区一般电网系统完善,当地电力消纳能力强。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据介绍,低风速地区是指年平均风速低于6m/s 的地区,此类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成以上,资源相对丰富,开发前景看好。
在技术支撑方面,近半年来,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先后推出了多种低风速风电机组,其中表现优异者可使年平均风速仅有5.2m/s 的超低风速地区具备风能开发价值。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调整结果,将第Ⅰ类、Ⅱ类、Ⅲ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降低0.02 元,调整后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0.49 元/ 千瓦、0.52元/ 千瓦、0.56 元/ 千瓦。第IV 类资源区(低风速区)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维持现行的0.61 元/ 千瓦。这说明国家鼓励在低风速区建设分散式风电场,低风速区风电场建设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有可观的进展。
低风速地区一般地表植被覆盖较好,风电场建设前需要精心设计,尽量减少开挖面积,认真做好环境评估。风电场建成后,需要风电场业主尽快进行生态恢复,尽可能保护原有的环境风貌。以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否则,粗放式设计与开发,不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将得不偿失,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