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案例
以山西省某100MW风电场可行性研究项目现场考察为例:
1、考察背景及人物:
该风电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地势属于山地风电场,场区海拔在1260~1750m之间,风电场装机规模为100MW,规划一次建成,场内有两座测风塔。
考察人员构成分别由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资源、电气、土建、技经四大专业人员以及开发单位、选址单位和环评单位考察人员组成。考察前,可行性研究单位项目组人员根据气象站数据、测风数据、地形图、风资源评估报告等收资内容,通过Google Earth分析,完成了可研初稿,此次考察主要是在此基础上,以完善论证可研初稿方案为目的进行。行程安排为2天。
2、主要考察内容
为高效完成考察任务,提前针对考察内容设计了两条考察路线,主要对气象站、升压站、风机布点周边环境、道路、地形地貌、用水用电、林地情况等进行现场考察,
第一路线:气象站—风电场西南部进场(西南部道路、线路、风机排布位置)—升压站—临时施工场地—风电场东北部出场(东北部道路、线路、风机排布位置);
第二路线:气象站—风电场正东部进现场(升压站—西南部方向道路、线路、风机排布位置)—折回—临时施工场地—风电场东北部出场(东北部道路、线路、风机排布位置)。
由于第二方案耗时较长,优先选用第一方案进场。
第一天,考察队伍于08:00出发,先考察了气象站,对气象站测风仪器、运行情况、海拔高度等进行了记录拍照,并向工作人员询问了气象站的是否有迁站及仪器更换记录、是否经过标定、其选用仪器型号、常年盛行风向等具体情况。紧接着从西南部进入风电场,考察了西南部区域的路况、地形地貌、植被情况、初步风机排布位置,并进行了打点(GPS定点)及拍照记录。
考察队伍于当天16:15抵达0002#测风塔,记录了周边情况、当时风能状况、各层测风仪器运行情况、安装方向等,原计划继续考察测风塔以北的初定风机布点位置及周边条件,但由于通行的隧道损坏无法通行,结束考察行程返回县城。
第二天针对掌握的最新路况情况,启用了第二路线方案进入风电场,主要踏勘了东北部风电场沿途及风电场区域的路况、地形地貌、植被情况、用水用电引用位置、升压站备选的位置、临建位置,并进行了打点(GPS定点)及拍照记录。
3、主要问题:
由于现场有些道路禁火禁行及正在维修的通行隧道无法通行,致使部分风机布点位置未能考察到、保护区详细定点位置未能确定,由于时间的限制, 0000#测风塔未能实地踏勘,但是测风数据及测风仪器运行情况已向开发单位收集。微观选址阶段,可继续对风电场详细踏勘。
4、主要收获
根据现场勘查,0002#测风塔位于风电场南侧,海拔为1855m,测风塔均位于山梁之上,属于风电场所在区域海拔较高位置,未来风机也将沿山梁布置,判断此测风塔的测风数据可以代表风电场的风能资源情况。
风电场地貌为低中山区,场区海拔在1260~1750m之间,山体坡度中等,山顶呈浑圆状、山脊呈缓坡~平梁状,山脊上地势较为平坦,山脊地形起伏度较小,山顶有基岩裸露。场区内的植被覆盖率一般,树木较少。
风电场范围西南部涉及占用林地保护区,后续根据收集的林地保护区具体范围对风电场范围进行调整;一些地形图上显示的乡村道路已经不存在或由于保护区禁火的关系已禁止通行,场内施工道路全按新建设计。风电场西侧临近376县道,有利于道路的修建及设备的进站, 376县道可考虑作为施工期的进场道路,引至升压站的西侧。升压站位置初步选定了两个备选点位。
两天的考察内容,为后续合理的完善和修改可行性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考察前后施工平面布置对比图如下:
考察前施工平面布置图
考察后施工平面布置图
五、需参考现场考察资料阶段风电场整个寿命周期即从有投资意向到投资终结的全过程分为很多个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那么风电场的哪些阶段需结合现场考察工作判断分析风电场的整体情况呢?在测风、宏观选址、规划、项目遴选、预可、可研、相关专题报告、支持性文件批复、项目评审、微观选址、尽职调查、可研修编、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多个阶段开展工作时均需部分或全部借鉴现场考察收集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