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调整大姚县的电源结构,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横山箐风电场充分利用本地区风力资源,开展风力发电工作。风力发电符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对加快云南省新能源建设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有关规定,现将工程基本情况、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以及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等予以公示,征求公众对本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工程概况
横山箐风电场由大姚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工程位于楚雄州大姚县城西面,主要涉及大姚县的金碧镇、石羊镇及姚安县左门乡,场址主要由南部一条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主山脊及其分支山脊、北部一条短小山脊组成,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1°00′30″~101°08′35″、北纬25°41′00″~25°51′10″之间,海拔在2100m~2800m之间,场址范围约46km2。
横山箐风电场装机容量130MW,拟安装65台单机容量2000kW的风电机组,采用8回35kV集电线路汇集所有风机电能接入风电场附近与石羊叭腊风电场同期建设的110kV升压站,本工程新增一台120MVA主变及一回110kV出线和8个35kV进线间隔。估算年平均上网电量约31751万kW•h,年平均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2442h,容量系数为0.29。工程静态总投资113295.12万元,动态总投资116743.87万元,总工期为15个月。
场址附近及其周边有多条公路通过,其中,省道S217由南向北从场址东面通过,祥姚公路从场址北面通过,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拟利用黎武村至场址的乡村道路进行局部改扩建作为进场道路。场内道路需要新修,施工主线道路由对外交通道路接入,分别向北通至场址北部最北端、向南通至场址南部最东端,沿线尽可能靠近或通过较多的安装平台并充分利用场内原有乡村道路。施工支线道路由施工主线道路接入,通到每个风电机组安装平台及各施工部位。施工主线及支线道路均参照露天矿山三级公路设计,路基宽5.5m,路面宽4.5m,泥结石路面。施工主线道路长约20.58km,施工支线道路长约40.31km。
本风电场工程区距离大姚县近,交通方便,不考虑在现场设业主营地、承包商营地等,初拟利用大姚县的资源。石羊叭腊风电场现场主要设置:风电机组安装平台,临时生产、生活用房,材料仓库、混凝土生产系统、综合加工系统、设备临时存放场、弃渣场等。工程施工占地面积1.6294km2,其中永久占地0.3389km2,临时占地1.2905km2。
二、工程区环境现状简况
工程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可满足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风电场场区声环境影响主要来自风声,声环境质量可达《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评价区范围内没有工业污染源分布,仅有少量居民生活废水,现状水质良好。
根据《云南植被》的划分,项目区属滇中、东高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区,滇中高原盆谷滇青冈林、元江栲林、云南松林亚区,该区域水平地带性植被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风电场分布范围较广,根据卫星图和实地调查,风电场部分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可能存在少量原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其余区域农村居民点、坡耕地等星罗棋布,植被覆盖率较低,原生植被被破坏的程度较高,主要自然植被类型为云南松林、灌丛。项目区内主要乔木种类有云南松、滇石栎、白穗石栎、元江栲和黄毛青冈以及人工种植的桉树和旱冬瓜等;主要灌木种类有厚皮香、川梨、马缨花、云南松、滇石栎、白穗石栎、大白杜鹃、山樱桃、马桑和地石榴等;草本植物种类主要有截叶铁扫帚、微子龙胆、黄毛草莓、牡蒿、荩草、西南野古草、小叶荩草、松毛火绒草、酢浆草、野坝子、栗柄金粉蕨和剪股颖等。
项目区位于山脊部位,没有出露的地表水体分布,生境干燥,两栖类动物缺乏。爬行类常见云南半叶趾虎、脆蛇蜥、棕网腹链蛇、赤练蛇和绿锦蛇等。哺乳类中常见短尾鼩、树鼩、黄鼬、云南兔、赤腹松鼠和大绒鼠等。鸟类常见黄臀鹎、[树]麻雀、山麻雀、松鸦、黑头金翅雀和黑喉石即等,有黑翅鸢、[黑]鸢、松雀鹰、普通鵟和红隼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根据云南省境内“打雀点”的地理位置、分布点连续性以及鸟类种类组成的相似性推断,场区不位于云南省已知的候鸟迁徙通道上。
三、工程对区域环境影响及采取的环保措施
(1)生态影响:主要生态影响为占地,建设过程中将扰动原地貌1.6294km2,其中永久占地0.3389km2,临时占地1.2905km2,对地表形态、植被产生一定影响。工程占用动物栖息地,人类活动和施工期机械噪声、爆破噪声影响动物繁殖、觅食等。工程区不涉秋季鸟类迁徙通道,运行期对鸟类影响不大。
保护措施:严格控制施工界限,避免不必要的开挖,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杜绝肆意毁坏林地、伤害动物的行为,避免在动物繁殖季节施工,工程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区进行覆土和植被恢复。
(2)水土流失:项目建设将新增水土流失,新增水土流失量中场内道路区最大,其次是存弃渣场区。
保持措施: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等综合治理方式,使工程区水土流失量及强度减至最小。
(3)声环境影响:风电场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道路施工、场地平整、风电机组和箱式变压站基础开挖等施工时的机械噪声;工程运输车辆交通噪声;风电机组吊装机械噪声等。其中机械运行时噪声源强90dB~110dB之间,交通运输噪声源强在70dB~90dB之间。运行期的主要噪声源是风电机组运转,本工程采用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该机组噪声功率级在96dB~105dB。风机周边400m范围内无村庄分布,因此风机机组施工及运转均不会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
由预测结果表明:单机施工机械噪声昼间在距施工场地50m,夜间在280m可满足建筑物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执行标准要求。根据初步调查,项目区周边分布有米苏旦、阿基苴、小基苴、大龙潭、旧村、新村、半山坡、背阴、朝阳和黑泥箐、关爷庙等村寨。从目前风机布置来看,距离风机最近的居民点关爷庙与57#风机的最近直线距离为400m,相对高差约40m,其余村寨距离风机及施工道路的最近直线距离均大于500m。因此,各风机机组施工及运行基本不会对项目区及周边村庄居民造成影响。
防治措施:避免在人群休息时间施工、爆破、运输等,减轻声环境影响;做好工程施工组织计划,尽量集中在昼间施工;工程运输车辆禁止使用音量高于95dB(A)的喇叭。
(4)水环境影响:本工程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有BOD5、COD、SS、动植物油,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可能会对施工生产生活区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混凝土运输车辆和搅拌机的冲洗废水,废水排放量很小,且排放具有间断性和分散性的特点,但泥沙悬浮物含量较大,pH值偏高。
保护措施:施工期设置临时沉淀池处理混凝土运输车辆和搅拌机的冲洗废水,修建简易沉淀池用于收集处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洗涤污水,施工场地设置旱厕用于收集粪便污水。
(5)大气环境影响:施工开挖、交通运输和物料运输堆放在强风速影响下将产生大量扬尘。
保护措施:可采取洒水降尘、减小开挖面、恢复植被、临时弃渣覆盖等措施加以减免。
(6)固体废弃物排放影响:弃渣堆放将占用土地、破坏原地貌、破坏植被和地表组成物;弃渣属人工塑造的松堆积体,若不采取适当的护坡、排水等防护措施,容易造成渣体冲刷、滑落和坍塌,引发新的水土流失。风电场施工期间将产生生活垃圾,垃圾中有机物容易腐烂,会发出恶臭,特别在高温季节,随意堆放的生活垃圾将为蚊子、苍蝇和鼠类的孳生提供场所,甚至传播疾病,影响人群健康。垃圾中有害物质可能随尘粒飘入大气, 或经雨水淋溶污染土壤和水环境。
处理措施:施工弃渣运入规划的弃渣场,分层压实,施工结束后恢复植被;施工期和运行期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不得沿途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经垃圾筒分类收集后,尽可能回收利用,有机垃圾堆肥用作场区绿化用肥,不能回用部分统一收集并纳入当地的生活废弃物处理设施妥善处理。
(7)景观的影响:风电场建设对景观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风电施工的初期,因场内公路建设、运行、场址挖填平整、弃渣、塔基开挖等均在风力最大的山脊地带,在大风作用下容易产生扬尘污染。风电场区开挖会使附近居民视野范围内形成明显的开挖裸露面,造成视觉景观的破坏,可在运行期通过绿化措施补救。
保护措施:优化施工总体布置,减少施工占地,占地区必须结合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及时做好覆盖和植被恢复工作,对施工大气污染的防治上,主要是采用低尘湿法作业、巡回洒水、加强裸地的覆盖等。
四、环评结论要点
横山箐风电场项目场址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因素,不在云南省已知的鸟类主要迁徙通道上。工程施工期产生废污水、扬尘、固废、噪声、水土流失影响,运行期产生噪声等影响,但这些不利影响均可通过相应的环保措施降到较小程度。
风电工程属国家鼓励的新能源开发项目之一,工程建设可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及由此带来的废气排放,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只要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环评单位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存放在环评单位和建设单位。关心本项目的公众可以于2015年6月 日至6月 日到上述单位查阅或电话、书面向其索取补充信息,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范围: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可能受到拟建项目不利影响的公众。
主要事项:对项目的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要求和建议。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本次征求公众意见的形式主要为发放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表进行调查,此外,还可采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信函等多种方式发表自己对项目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