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整机外形庞大,单机高度达123米(含叶片高度),风叶单片长度有45米,和轮毂组装后旋转直径达90多米,迎风面积达600多平方米,途中行驶3到4个小时,穿过金山航道等船舶航行密集水域,极易在海上运输过程中因船舶摇晃造成重心移位、风机倾斜等。公司新建的6000吨级专用工程驳——601号船的到来解决了这个难题,每航次可同时运送2台。该大型工程驳是为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工程3兆瓦以上风电机预拼装和海上整机运输而度身定做的。
为了防止风电机倾斜,专用工程驳两侧的井字架和自行设计的平衡梁装置组成“最佳拍档”,以此来固定风电机上部,塔筒底部固定则采用工程驳安装底座与风机下塔筒加强连接的方法。同时,为了确保航行安全,每次拖航都会邀请海事巡逻艇全程保驾护航以应对复杂恶劣的海况条件。
海上整体吊装:
“稳”中求胜 精益求“精”
风电机海上整体吊装,“稳”与“精”是关键。
海上风机整体吊装由于受到海风、海浪、暗涌等影响,要求下塔筒与基础承台上的过渡段塔筒连接处法兰不能有丝毫磨损,设计要求吊装时重力加速度小于0.3个标准值,相当于一位老人缓慢地坐到沙发上的速度。如何避免在风、浪、涌的影响下起重船摇晃导致塔筒撞击,使之实现稳妥对接是个难题。工程技术人员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制了适用于海上风电机整体吊装的软着陆装置,实现风机整体平稳、安全、可靠地安装就位。后经港湾院现场测试,吊装时重力加速度远远小于设计要求。同时,专为海上风电机安装设计制造的2400吨起重船“三航风范”号的加入也大大增加了吊装的稳定性。
风电机底座与基础承台过渡段塔筒法兰之间有96个高强度螺栓,如何在风电机着陆的同时做到螺栓的精确定位,也是整机吊装的关键之举。工程技术人员联合同济大学开发研制了同步顶升精定位装置,轻松自如地使风电机整机经过平移和回旋实现螺栓精对位。此外,又专题研发了起重船吊钩中心GPS定位系统,使吊装风机的起重船能快速、精确地到达指定船位。
公司承建的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将成为中国海上风电事业的一个里程碑。而未来,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风机出现在我国3.2万公里海岸线上。期待着到那时,三航人带着日益成熟的工艺和技术,忙碌在海上风电建设第一线,为国家风电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