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风电机组制造商的累计市场份额虽然从2003年的89%降低到2013年的12%,但是由于中国风电市场总量很大,外资制造商累计吊装容量从2003年的51万千瓦(0.51GW)还是增长到2013年的1130万千瓦(11.3GW)。外资风电机组制造商2003当年新增市场份额虽然高达70%,但是容量只有7万千瓦(0.07GW),而2013当年新增市场份额仅6%,容量却有100万千瓦(1GW)。外资风电机组制造商在采用中国制造的部件时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提升了技术和质量水平。现在许多国际著名品牌的外资风电机组制造商,在中国采购质量达到国际标准,价格比较低廉的部件,增强市场竞争力,外资与内资制造商获得双赢的结果。
从事风电机组制造的企业在2009年时多达80几个,每个企业设计能力都在年产50万千瓦(0.5 GW)以上,总量达到4000万千瓦(40GW),而国内市场每年需求不超过2000万千瓦(20GW),发生了产能过剩的问题,2010年以后由于开发商不能及时获得电价补贴和弃风限电等原因,减少对风电场的投资(图4),导致制造商的恶性低价竞争,2011年机组投标平均价只有3600元/kW(图5),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经营困难。
图4 2003-2013 新增-吊装容量(单位:GW,1GW=100万千瓦)
图5 2004-2013风电机组设备投标价格(不含塔架)(元/千瓦)
在激烈的竞争中,主要风电机组制造商积极解决运行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努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及时推出适应市场对不同运行环境需求的产品,包括低温、湿热、台风和高海拔等环境运行的机组,特别是满足低风速区域要求的产品。此外还自主研制了可以用于海上风电场的5MW和6MW大功率机组,许多样机安装后正在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