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系统与设备。发展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集成和平衡调度技术、生产和检测设备设计制造技术及配套材料国产化技术和产品。重点支持中盛光电、江苏兆伏、国电南瑞、中环工程、南京冠亚和南自通华等一批重点企业开发大功率并网发电系统集成设备;支持无锡南亚、苏州库特勒和常州华盛天龙等一批企业的生产与检测设备国产化。推进太阳能电池用光伏玻璃、电池生产辅助材料、固体照明器件等配套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苏州中来、常州亚玛顿等一批企业的配套材料产业化。
2.降低生产成本,推进试点示范。
围绕光伏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建设15个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支撑平台,积极筹建省级光伏产业研究院。加快发展千瓦级以上系统集成装备、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形成规模制造能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降低单位耗能、减少材料损耗、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光伏产品和电站投资发电成本,到2011年实现光伏并网发电每千瓦时2元以内,尽早达到每千瓦时1元的目标。
扩大光伏并网发电试点示范,实施系统集成设备本土化率达90%的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建筑屋顶和地面大型光伏并网电站试点示范。在有条件的城市和企业建设小型光伏电站作为补充电源。在城市建筑物、公共设施和新建小区,建设与建筑物一体化的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电站。在道路、公园、车站等公共设施推广使用光伏电源路灯照明,建设一批新能源照明示范项目。扩大我省光伏发电利用量,积极拓展光伏产业发展市场空间。
3.优化产业布局,建设光伏基地。
围绕高纯多晶硅、晶硅电池、薄膜电池、生产及检测设备、集成系统设备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狠抓基地建设。以徐州、扬州和连云港为重点发展硅材料产业,以无锡、常州、苏州、南京和镇江等地为重点发展光伏垂直一体化产品,以苏州、南通等地为重点发展新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以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为重点发展光伏生产与检测设备产业,以镇江和泰州等地为重点发展配套材料和集成系统。
鼓励和引导光伏企业向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集聚。到2011年,建成5个特色明显、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省级特色光伏产业基地。以基地建设带动产业集聚,促进光伏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按照完善产业链的要求,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形成骨干企业和配套企业相互协同的产业格局。鼓励光伏企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着力发展与光伏主导产业配套的服务业和相关产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发展水平,拓展产业集聚空间。集成和整合光伏产业主导产品、关键技术、研发体系、人才团队等各类资源,以高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设备制造等为重点,争取形成5个规模超千亿元的光伏产业集群。
(二)风力发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