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鼓励“海上风电+氢氨”融合”。发挥氢能调节周期长、储能容量大的优势,开展氢储能在海上风电消纳、电网调峰等应用场景的示范,培育开发“海上风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
积极推进海生风电+海水淡化、电解水制氢布局,开发离网式海上风电和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加强国内外风光氢氨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结合我市发展实际,鼓励和支持以氨储氢、供氢、代氢,推动氢氨融合发展,推进实施一批氢氨规模化示范项目。
2.推进多种储能方式开发。依托海上风电开发,积极拓展延伸储能下游产业链条,鼓励具备条件的能源企业实施“海上风电+储能”项目,引导和支持开展与集中式新能源发电协调的储能技术推广应用。拓展电动汽车等分散电池资源的储能化应用,依托我市充电设施建设企业创新技术,积极开展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业务,加快形成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相互融合的电力系统储能体系。
3.探索业态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海上风电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是节约集约用海的重要新型产业模式和未来发展方向。鼓励海上风电与海洋渔业养殖立体分层用海的“海上风电+海洋牧场” 示范项目,实现海上风电、海洋渔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海上“能源岛”模式,推进海上风电与海上油气、海洋化工、滨海旅游、海洋能开发、海上加氢充电、海洋科学研究等多样化融合试验与示范应用,打造“海上风电+”融合项目的示范基地,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海域空间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三)全面增强电网消纳能力
1.构建区域电网新格局。围绕满足新能源并网及就近消纳需要,积极推动“十四五”电网规划落地,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具有唐山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积极依托全市 9 座 500 千伏变电站,建立北部、市主城区、沿海 3个独立且相互联系的 220 千伏供电分区,实现“9 站 3 区”电网新格局,有序简化电网结构,为大规模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提供坚强网架基础。
2.推动配套电网布局。加紧统筹编制海上风电电网接入系统布局规划,加快沿海风电集中区域新增变电站布点落地,加大城网、农网改造力度,持续强化区域网架水平、提高负荷转供能力,提升高压配电网分布式能源接入能力,大力推进各县域内电网线路的改造工作,加强低压配电网的改造力度,提升海上风电消纳能力。
3.优化电网运行结构。通过提高电网调峰能力、优化调度运行等措施,充分挖掘区域电网系统消纳风电能力,提升本地消纳能力,保障海上风电上网及消纳。合理规划电网结构,补强电网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对重要送出断面、枢纽变电站进行补强和增容扩建,完善和加强配电网和主网架结构,有效减少因局部电网送出能力、变电容量不足导致的弃风限电现象。提升常规煤电机组和供热机组运行灵活性,增大煤电机组调峰深度,推进燃煤自备电厂参与调峰。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和响应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电网系统就近就地消纳风电能力。
(四)大力发展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
1.加快发展风电生产设备。加快引进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大型风机主轴、风电法兰、锻环、锻轴、锻件、风电变压器等生产企业,开展高端风电设备研发生产,开发深远海大容量整机和风机、碳纤维大转轮叶片、柔性直流海底电缆等核心产品,推动海上风电及海工装备实现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着力提高风电装备智造水平。通过龙头企业产业带动配套产业,吸引配套企业集聚,完善齿轮箱、发电机、塔架等风电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延展和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海上风电产业装备制造基地。
2.加快发展风电储能设备。壮大电化学储能设备产业。依托动力电池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储能电池、储能控制系统制造。支持锂电池正负极、电池隔膜、电解液等电池产业链重点环节加快发展,壮大动力电池产业链,打造电化学储能装备生产制造基地。
加快氢能储运装备发展。培育加速压缩机、加注设备关键阀体和高压件等氢气加注装备产业链,推动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等技术发展与新材料产业化。探索多种储能设备发展。引进掌握核心技术企业,鼓励储能电站检测、控制、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发展先进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电磁储能、储热蓄能装备及智能控制系统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形成多种新型储能方式及配套设备生产协调发展新局面。
3.加快装备产业园建设。在曹妃甸区统筹规划建设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积极引进全球海上风电领域排名前十等装备制造企业,利用便捷的临港运输条件、土地资源、良好的海上风能资源禀赋,做强整机制造和主机、叶片、塔筒等主要部件生产等重点产业。到 2025 年,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累计总投资达到 50 亿元,引入 5-10 家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年生产规模达到 100 万千瓦以上;到 2035 年,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累计总投资达到 300 亿元,引入 20 家以上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年生产规模达到 450 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