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业政策鼓励。《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明确,“加快发展大功率发电机等新型能源装备”。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大力开发风能,建设30个1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风电项目,在内蒙古、河北、江苏、甘肃等地区形成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在2005年装机126万千瓦(不含25万台独立运行的小型风力发电装容量5万千瓦)的基础上,到2010年达到500万千瓦,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
(三)技术支撑增强。全国风电装备制造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国内需求增加,产业资本跨国转移,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等多种方式,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部分企业兆瓦级成套机组初步实现产业化制造能力和批量化供应能力,新增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已经超过1000千瓦(1兆瓦),2兆瓦及以上机组、海上风电机组进入研制开发阶段。
我省是风能资源大省,发展潜力巨大。全省规划风力发电装机容量2010年150万千瓦,2020年1000万千瓦(其中陆上300万千瓦,近海700万千瓦),远期2100万千瓦。全省风电装备设计制造起步虽晚,但外部环境较好,发展势头强劲。
(一)起点较高。全省现有风电成套机组制造企业8家,除扬州神州公司主要生产1000KW以下小型家用机组外,7家企业开发制造兆瓦级成套机组。7家企业中,常州新誉公司和南通安迅能公司1.5兆瓦机组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江苏国信新能源风力设备有限公司2兆瓦机组进入样机测试阶段,南通锴炼公司和无锡宝南公司2兆瓦机组进入试制阶段,盐城复天公司和南通金港公司处于产品研发和项目建设阶段。
(二)技术先进。通过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聘请专家自主研发以及收购国外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等方式,设计制造技术处于先进水平。常州新誉公司在成功开发1.5兆瓦双馈式风电机组,通过地面试验的基础上,正在设计2兆瓦直驱式风电机组及主要配套部件永磁发电机。其他企业也逐步采用了变浆控制技术。
(三)配套能力较强。除整机制造企业外,全省现有5家叶片制造企业,1家高速齿轮箱制造企业,1家发电机制造企业,1家回转支承制造企业,6家风塔制造企业,4家轮毂、底座、主轴、塔杆、扭力板等其他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1家风塔干式变压器和共箱式变电站制造企业,1家变浆与控制系统研发制造企业。风力发电机、高速齿轮箱、回转支承和风电变压器等关键部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0%左右。
二、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风力发电成套设备是国务院确定的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根据国务院振兴装备制造,发展风力发电,调整能源结构,加快节能减排的战略部署,要立足现有基础,面向两个市场,加快发展,努力实现起点高、技术新、规模大、配套强的总体目标。
(一)产业规模。2010年,基本形成300万千瓦整机制造能力和300亿元销售规模(其中整机200亿元,关键部件100亿元)。2015年,基本形成400万千瓦整机制造能力和500亿元销售规模(其中整机300亿元,关键部件200亿元)。2020年,基本形成800万千瓦整机制造能力和1000亿元销售规模(其中整机500亿元,关键部件500亿元)。
(二)产业结构。2010年,基本形成整机与关键部件基本配套、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高速齿轮箱、发电机、叶片、塔筒、法兰、轮毂、底盘、主轴、回转支承、变压器(变电站)以及控制装置等关键配套件,其中高速齿轮箱、发电机、回转支承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2015年,关键部件加快发展,保持领先水平,对整机制造形成强有力支撑。
(三)组织结构。按照政策引导、企业自愿的原则,积极推动整机企业与部件企业、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制造企业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形成专业化基础上的合理分工。2010年形成3个50亿元以上企业(集团),5-8个10亿元以上企业,若干个1亿元以上企业。2015年形成1-2个100亿元以上企业(集团)。
(四)技术结构。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切实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全力推进自主研发,增强技术创新能力。2010年,1.5兆瓦机组总体上形成自主设计制造能力,2兆瓦机组总体上形成中小批量制造能力,2兆瓦以上特大型陆地机组和海上风电机组进入试制验证阶段,形成设计制造技术持续更新和现实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