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国生于1951年,与大他六七岁的鲁冠球、任正非基本同属一个时代,对于经历了诸多风雨波折却依然风头正劲的他们来说,“事情要想清楚了再做”或许是其共同的秘诀之一。当然,这有可能错失某些机遇,比如,上海电气在陆上风电的角逐中未能抢占较多份额;但同时也规避了新兴产业的不成熟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作为后来者,上海电气也将通过二次创新,完成从引进技术到联合设计,再到自主开发的衍变。
追风行动,还需另辟战场。上海电气选择后者。目前我国95%以上的风机装机是陆上风电,海上风电仅是个零头。未来几年中,海上风电的市场占比有望达到30%,上海身为全国海上风电工程示范地,上海电气毫无疑问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发展海上风电显然是个赶超的机会。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佳梁
作为国内风电制造领域少有的“技术型”总经理,吴佳梁认为,在此前的数年间,国内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地方政府都纷纷依靠买来的图纸、进口关键部件,拼凑起来上马项目。但是,用图纸照猫画虎与真正用自己的技术相距甚远,这种看似风光无限的项目,却缺少真正的技术,后期服务也难以维系。
风电是一场比拼技术与整体实力的持久战。三一电气利用自主研发带来的后发优势,跳过3兆瓦到5兆瓦之间的中间产品,直接抵达6兆瓦和10兆瓦超大型风机——这是三一电气正在启动的大胆计划。他们还有一个在业内看来更“狂妄”的计划——2013年,三一电气计划要实现300亿的销售额,从而进入中国风机制造商的“第一方阵”。
作为后来者,三一电气的策略是首先应该考虑生存下来,再图做大。2010年8月,它绕开与华锐、金风、东汽等国内一线风机厂商的厮杀,选择在被他们忽略的南方省份低风速地区另辟蹊径,也小有斩获。不过,从2010年下半年起,国内兆瓦级风电机组投标价大幅下挫,导致数十家中小型风机制造商变得难以为继。在风电行业利润日薄、厂商面临洗牌之际,三一电气这个雄心勃勃的目标能否成为现实,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