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企业专访 > 看明阳风电如何5亿到113亿的飞跃

看明阳风电如何5亿到113亿的飞跃

2011-10-11 来源:互联网 浏览数:1043

  这个场景或多或少揭示了明阳风电高速成长的某些基因——既是政商关系的处理高手,又能在国际资本市场长袖善舞。
  张传卫当过兵、从过政。1993年他辞职“下海”,拿出自己积攒的工资,东拼西凑了12000元组建中山市明阳电器有限公司,主营产品是配电箱。到1995年,这个小打小闹的公司利润已有50万元。不同于许多民营企业家小富即安的心态,张传卫始终怀着一个更大的梦想,50万元利润全部被投入开发新产品。
  凭着技术创新,势单力薄的小企业居然把单个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做到了全国第一。1998年,积累了几百万元的利润后,他再次把所有资金用于产业升级:买地建新厂房,同时开发具有国际水平的高压开关柜,产品再次升级,成为国内第一个开发出中置式真空开关柜产品的企业。
  2000年,全国3000多家开关柜企业还在激烈厮杀,张传卫再次调整航向,转做高压变频调速装置(即高压变频器)。这是一款节能产品,能对高压电动机进行调速节能。当时电力还不紧张,很多地方政府还在鼓励用电。张传卫对电力的稀缺性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在电力过剩时期开始着手研发开发节能设备,以产学研的方式持续投入研发费用7000多万元。
  “他不是图钱,就是想把事情做成。从没想过拿钱来享受,该吃什么还是吃什么。”追随张传卫十多年同事这样评价张传卫。
  押注风能
  这一轮产业升级,使明阳完成了从输变电设备到大型节能和电力电子装备核心技术的第一步转型。五年间,明阳成为全国高压变频调速的领军企业,已经掌握了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
  2005年,新政策规定风电设备的国产化水平要达到70%,而当时外资风机制造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七成。面对隐藏的产业机遇,张传卫认为,既然明阳已经在这个领域积累了核心技术和人才储备,为什么不自己做?“对我们来讲,这是能介入大产业的唯一机会,火电进不去了,核电需要门槛,水电也很饱和了,我们能进入大电力的切入点就在风电,梦想就在这里。这是历史性机遇,一定要冲进去。我们都是40多岁的人了,如果在我们人生中能够干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就是这一次机会了。如果用5年时间打造一个百亿产值的企业出来,到五六十岁还能做个千亿的。如果在50岁还没做出百亿,这一生也就如此了。”
  从2005年6月开始,明阳正式进军风电。虽然有电控系统生产的基础,但风机核心技术仍处于空白。在高端制造业,国内过去通常的做法是委托开发,以市场换技术。
  与一家德国风机设计公司商谈了委托开发8个多月后,张传卫突然在签约的前3天改变想法。“我们买得来技术和许可权,但永远买不来关键技术和研发能力。我们有核心的控制技术,还有中国的气象资料和风资源资料,在中国电力行业有独特的客户资源,为什么不可以联合研发呢?我不想借鸡下蛋,而是要结婚,生出中国的孩子,姓中国的姓。”
  确定了联合研发模式之后,推出第一批符合中国风资源环境的定制化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风机陆续面世。从合同签订到第一台整机投入商业运行小批量生产仅用了15个月,比德方最初预计的3年大大缩短了一半以上。
  “这是了不起的,比国内的产学研更上一个台阶。”张传卫总结道。
  2006年6月,广东明阳风电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主营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工程技术及风力发电相关技术咨询、技术进出口业务。
  第一批风机产品才刚刚下线,张传卫马不停蹄地去美国找市场、找资本,坐飞机时睡不着,在航班的便签条上,他雄心壮志地写下明阳风电第一个五年目标:“百亿产值、成功国内前三的上市公司,进入全球前十”。当时,公司的规模只有300人,连厂房的用地还没有买下来。第一笔风电设备的订单才刚刚生产下线。“在总裁办的会议上说起这个目标,同事们都说老板疯了。”张传卫笑着回忆道。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电联工程胡正发:风力发电与通信塔合二为一
阅读下文 >> 史立山:风电政策转向 不影响支持风电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1081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