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名家访谈 > 吴佳梁:中国风电投资模式是巨大的浪费

吴佳梁:中国风电投资模式是巨大的浪费

2011-12-29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1163


  记者:每个企业都说自己的技术、质量和服务做得很好,三一电气是不是有真本事,三一电气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啊?
  吴佳梁:
技术方面,我举个例子,三一电气新下线了一款“超级风机”之所以叫超级,是因为这是对风电行业深刻理解的结果,我们都知道,风电场分为四类,对应的风机叶片长度不同,也就是扫风面积不同,但不是所有的企业能够把每千瓦功率对应的扫风面积做到极限,就是发电能力没有做到极限,三一电气的设计思路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风机扫风面积做到极限,即发电能力提到极限。
  记者:风机质量如何保证呢,现在有很多风机已经开始出现质量问题了?
  吴佳梁:
三一重工是做装备制造出身,做好设备质量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我们带着感情来做产业,说得是不是过了?我认为一点不过,经常对员工说,在井下挖煤,出了安全事故,挖煤工是最弱势的群体,我们可以找到一万个理由把责任推向他们,他们要么文化不高,要么根本是文盲,没有还手之力的,三一重工把挖煤工的生命权利看成最高的,要做出挖煤工看得懂、使得顺手、保证安全的产品。三一电气做风电仍然是这种心态,我们敢对各方表态,出了问题一切责任由三一电气承担,三一电气的风机把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作为最低标准。
  记者:能不能举个三一电气用制度保证风机质量的例子?
  吴佳梁:
每一天、每一个三一电气的管理人员,都会在第一时间知道产品质量的信息。三一电气有早餐会和晚会,两个会的主要内容是通报所有产品的质量问题和怎么解决的,我们做排名。别的问题是多和少的问题,质量是生与死的问题。
  记者:三一电气服务做得如何?
  吴佳梁:
举个例子,现在有的风电场由于限电而停转,半年不动肯定会生锈,再转就转不起来了,三一电气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专为风电场制造了发电车给停转的风机定期润滑,保证设备几年不发电也不会损坏,这样的责任是很容易推给开发商的,三一电气认为这是自己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
  记者:说了半天企业的事,您能不能谈谈风电行业发展的问题?
  吴佳梁:
我认为,中国的风电投资模式是巨大的浪费和低效率的。
  记者:为什么这样说?
  吴佳梁:
首先从风电项目招标来看,目前的思路是造价越低越好,越低越能中标,而不比较风机的度电成本,我称之为“比滥”。其实,风机20年的成本差别很大,初始投资成本只是一部分,据我所知,现在整机企业几乎没有盈利了,即使有盈利也是十分微薄的,过低的价格会使企业往风机中加“三聚氰胺”,无法保证风机质量,中国的风电行业要为此付出巨大的质量成本,而最终这个代价由全社会来承担。另外一个是中国风电特有的审批模式,这个模式使得风电成为低产出的行业。以5万千瓦风电场为例,现在是简单地规定额定功率,33台1.5兆瓦风机凑足将近5万千瓦,而一年中很少有33台风机都达到满发状态的。我认为,应该审批电网端口输出,只要输出端口处不超过5万千瓦即可,这个风电场可以是38或者40台风机。
  记者:风电行业低产出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吴佳梁:
比如并网和系统设计,归根到底是效益不高、利用率低。中国的发电装机很多,全国有10亿千瓦发电装机,但利用率却很低,电价居高不下,造成了巨大浪费。美国把目光集中于提高效益和利用率,在美国德州,风电场造价折合13000元/千瓦,而每度电才3到5美分,还能盈利,那里的风机每年转3000到4000小时,我国只有一半,如何提高利用率,我们要向美国学习。从技术到政策都要调整。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阿托罗斯 泽尔沃斯:风能的未来
阅读下文 >> 侯晓峰:追风的年轻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11632&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