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名家访谈 > 裴哲义:调度工作重在协调

裴哲义:调度工作重在协调

2012-03-16 来源:中国电力报 浏览数:1781


  记者:《意见》提出,电力调度机构要督促风电企业对已投运风电场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开展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整改。请介绍一下风电整改和检测工作的进展情况。
  裴哲义:2011年风电发生多起大规模脱网故障之后,有关部门要求开展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并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多个文件,推动风电整改和检测工作,还组织相关  网省调和中国电科院,按月制定了详细的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检测计划,并督促检测计划的落实。各级调度按照相关要求,投入很大人力物力,积极协调、配合风电场做好低电压穿越整改和测试工作。
  截至2011年底,该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进展较快的发电企业80%的风电场完成了技术改造,但进展较慢的只完成了10%。目前,国家风电检测中心正在全力开展已并网机组的检测工作。
  记者:《意见》强调电力调度机构要加强调管范围内二次专业管理,在风电场的二次系统方面,有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您有什么工作建议?
  裴哲义:风电场二次系统管理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一是大部分风电场风电机组涉网保护与系统不配合,风电机组定值设定主要考虑机组本身的安全性,不满足系统安全运行要求。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频率保护、三相不平衡等涉网保护与电网运行不协调,系统发生故障时不能按要求正确动作。二是部分风电场监控系统不满足运行要求,存在标准不统一、接口不规范、功能不完整等问题,不能与调度自动化系统互联互通,给调度机构实时调度造成困难。三是大部分风电场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存在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能够远程访问风电场监控系统等情况,二次系统面临被恶意攻击和控制的风险。
  二次系统出现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滞后;二是管理不到位。风电场在建设、运行中没有很好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强相关标准制定工作,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已并网运行风电场应按照有关文件和风电反事故措施要求,尽快完成整改;新建风电场应加强建设、运行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工作,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记者:《意见》规定,“电力调度机构要逐步建立以省级和区域电力调度机构为平台的风电功率预测预报体系,开展覆盖调管范围的中长期、短期、超短期风电发电预报工作。”请您谈谈目前工作开展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方向。
  裴哲义:国家电网公司非常重视风电功率预测工作,广泛开展了系统研发及应用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2011年底,基本实现了调度侧日前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全覆盖。
  国家电网范围内相关网省公司已经结合风电功率预测结果,开展发电计划优化制定工作,动态调整电网运行方式,提高了风电利用率。
  建立风电功率预测预报体系,开展覆盖调管范围的中长期、短期、超短期风电发电预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目前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受制于风电功率预测水平限制,短期、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不高,中长期预测较难开展。
  二是风电功率预测必须的风电场实时测风数据、运行状态等数据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部分风电场还没有完成实时测风塔建设等原因,风电场实时测风信息、机组运行状态等信息还没有上传到调度中心;部分风电场虽然已经完成上传,但数据质量不高。
  下一步,国家电网公司将按照国家电监会和国家能源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风电功率预测预报体系,并不断提高预测精度。建议风电场尽快建立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并加强系统维护,保证数据及时、可靠上传。同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研究,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风电预报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科陆新能发展的独特之道----专访四川科陆新能营销总监谷安东
阅读下文 >> 武钢:风电高速发展中的冷静思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12269&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