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毅诚很早便积极倡导建设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场,并关注风电上网问题。从1983 年安排北京重型电机厂设计1000 千瓦风电装置,到1988 年担任能源部长时提出把风力发电建设为电力工业的一支方面军,再到制定风电发展规划,黄毅诚为推动我国风电发展而数次组织全国性会议,尽心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注重生产管理
已经出任能源部部长的黄毅诚,在考察辽宁省铁法煤矿时,看到该矿正在开展“双达标”活动,井下处处干净整洁,颇受触动。
“我在国家计委工作时,曾参观过部分电厂。在能源部的第一年,又查看了不少电厂,特别是火电厂。”黄毅诚感觉到,这些电厂中有管理得好的,但为数不多;管理得差的很普遍,“特别是没解决好漏的问题,电厂漏水、漏汽、漏油、漏灰……真是无所不漏,一些电厂的零米层,人都很难走进去。”
黄毅诚在其后的能源部党组会上提出,要向煤矿学习,在电厂开展“双达标”运动。要求制定一个比较具体的达标标准,不搞评比,只按规定的标准进行考核。标准要规定的严格且有可操作性,要求电厂能安全满发、干净整洁、无泄漏。为了能把群众发动起来,除了进行政治动员,达到了标准并验收合格后,还给电厂发一个奖牌、全厂职工工资升一级,同时规定,达标不搞终身制。
为了使职工树立信心,黄毅诚要求五大电力公司各选一名现职厂长,由能源部电力司领队,去日本电厂考察。“考察团回来后,增强了‘双达标’的信心。日本人能做到的,只要我们认真去做,也一定能够做到。”黄毅诚回忆。
开展“双达标”运动后,全国发电厂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虽然各厂之间仍有差别,但再也看不到处处泄露的情况。多年以后,当黄毅诚见到国务院分管工业的副总理时,他的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这些年来,电厂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实际上,电厂的管理不到位,最多是效益会受到影响,而煤矿的管理疏忽,将导致更大的损失——人员安全受到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