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企业专访 > 黄毅诚:用心参与能源事业(下)

黄毅诚:用心参与能源事业(下)

2012-08-01 来源:《风能》 浏览数:1672

  1983 年6 月,黄毅诚与国家计委有关局的四位工作人员,赴法国和德国进行了20 天的节能考察,“我们对两国合理利用能源,包括节能、改变能源结构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新技术和成就做了初步了解。”黄毅诚在随后提交的《赴法国、西德考察节能的报告》中写到:“德国和法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沼气等,取得了一些成绩。”
  黄毅诚意识到,可再生能源能够在节能工作中发挥很大作用。而对于可再生能源实用性的理解,来自于1985 年前后。
  1985 年,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20 周年。
  1984 年3 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西藏经济小组,为西藏建设42 个工程项目,黄毅诚被任命为该小组负责人。
  老领导黄毅诚视察北重在此期间,黄毅诚时常思考,如何能使西藏发展得更快一些。当时,西藏的能源生产相对滞后,但黄毅诚认为西藏完全有条件利用可再生能源来解决电力供应问题。首先是西藏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其次便是丰富的风能资源。
  “虽然因海拔高,空气的密度小,但西藏的风速大,刮风的时间长,还是有利用价值的。风能可以和水能互补,冬春风大,而冬春水枯;相反夏秋风小,而夏秋雨水大。”
  黄毅诚提出:“太阳能也是西藏的一大优势。西藏一年有太阳的天数很多,而且光照强。现在可以大量发展太阳能热水器,解决取暖和做饭问题,进一步可发展使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电池或电站。”
  因此,早在上世纪80 年代中期,15 千瓦、20 千瓦的风电机组占主流的时候,黄毅诚便已经提出风电上网的设想,组织全国力量进行1000 千瓦风电机组的研发工作,并完成了概念设计。虽然因为当时装备制造能力有限的原因没有完成产品的研制,但该工作对后来我国大型风电机组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认为黄部长讲得很好,一语道破中国风能开发的关键在于集中统一,再不能分散地搞‘小炉匠’式的经营了!在《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风能单位就有198 家!为什么不能组织起来,搞风能集团?”钱学森在寄给贺德馨的一封信件中,便曾积极地支持和响应黄毅诚关于风电开发、风电上网的思路。
  1991 年6 月,当时的能源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风力发电建设规划会议,提出了“九五”期间我国风电装机力争达到100 万千瓦的宏伟目标。黄毅诚强调,要把风力发电建设成为电力工业的一个方面军,并就开展风电机组国产化研制、风电与电网关系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有评论称,此次会议吹响了我国风力发电开始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号角。
  离休后的黄毅诚对我国在风能的利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总结,曾多次呼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发展风电,提出“把风力发电作为电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黄毅诚坚信,“风电装机容量最终会超过水电装机容量”,并指出,“风电在看得见的时期内不会过剩,更不会重复建设。我认为国家只要准许并网并牵着风电上网电价这个‘牛鼻子’就可以了,可以按不同地区先定出风电上网电价,鼓励大家去建设。”
  在多种场合,黄毅诚都不断为风电发展摇旗呐喊。在发表于2006 年的《风电要加速发展》一文中,他建议政府给发电公司一个具有指导性的风电与火电的装机容量比例,制定全国统一的风电上网电价办法,并把风力发电的增值税下降到小水电的同一水平,在银行贷款利息上和还款期上给风电以优惠政策。
  黄毅诚很关注风电产业和风电技术的发展情况,在2005、2006 年我国风电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他曾建议以建设风电基地和规模引进风电技术来带动风电机组的国产化进程。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德班会议对中国碳交易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是一种激励
阅读下文 >> 植根中国 携手共赢——专访派克汉尼汾大中华区工业控制总经理黄锦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13443&page=4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