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酸的“坚持”
提及创业史,恐怕大都是小孩儿无娘,说起来话长,有一肚子的故事和辛酸。有父亲“照顾”的谈昆伦也不例外。
1999年的春节,他至今记忆犹新。那一年在他的多方游说下,最终父亲同意企业转型,并从德国引进一台价值1000万元的先进设备。“当时,整个厂加起来都赶不上买设备的钱,而且国外一直对我们技术封锁,没人没技术,而且谁也不敢保证会成功,压力可想而知。记得那年就过了一个初一,剩下的时间都在车间里。”谈昆伦回忆道,那时候我也都有点不相信自己,毕竟付出的代价和承受的压力太大。但我就想给自己一个交代,不想就这么平庸下去。
“孩子,不行就赶紧把设备卖了吧,也许还能多补回点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的老父,实在看不出这个年轻人拿“无知”在“疯狂”什么。“父亲,你要是把设备卖了,设备到哪,我就跟到哪,我就不信做不出来。”就这样,这个“无知亦无畏”的年轻人,拼了全部的心血,最终研发出极低温度的经编玻纤土工格栅高新技术产品,并成功应用于青藏铁路。之后的一年多里,宏发纵横相继开发了10多种国内首创、技术领先的经编土工格栅和经编多轴向复合材料及其他高新技术产品,广泛用于交通、水利、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产品远销日本、欧美,成功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发展。
2007年底,纺织行业一片低迷,企业的发展又一次面临转型,困难再一次摆在他面前。这个快言快语的掌舵人,总是喜欢以“快”制胜。他断然提出,对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厂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由民用纺机变为新材料生产,为宏发纵横提供生产设备,这样一举两得,实现优势互补,成功为宏发纵横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那时候,我们没有技术支持,更谈不上经验借鉴,什么都是自己摸索。当时我们几乎是停产8个月,背水一战。现在回想起,我都有点后怕,怎么会那么无所畏惧。”谈昆伦感慨说,也就是当时自己年轻,“倔脾气”上来了。要是没有当初的坚持,恐怕也没有我的今天。也就是谈昆伦,用了8个月时间,国内首台多轴向经编样机就试验成功了,再次填补了国内空白,宏发纵横开始进军风电叶片领域。
吃着锅里,看着碗里,想着地里的。谈昆伦用坚持,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天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同行们在传统纺织高歌猛进时,谈昆伦已开始在新材料领域试水,自主品牌PGTEX打入欧洲市场;当“各路诸侯”转身进入风电设备领域时,他已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以及关键设备的制造商;如今,凭借在新材料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力量,他正向轨道交通乃至航空、航天领域的新材料应用,发起冲击⋯
为加快科技创新,宏发纵横先后与东华大学等3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2009年5月,出资2000万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高性能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实验室,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项目的强力推进,使宏发纵横再次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之上。“这次我来北京,就主要是为实验室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仅用半年的时间,就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连续纤维多层热塑板材研发成功了,预计下半年将投入批量生产。这么快的动作,连世界上最大集装箱运输公司马士基都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