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公司很重要的一个项目,是一个机会。”王相明这样评价那个项目。
时任新疆风能公司新能源室主任的王相明,由此开始更多地接触并网型风电机组的技术工作。据他回忆,虽然当时国家的风电政策采取了“新电新价”(根据投资额算出收益,最终定出电价),风电电价还是相当有保证的。
但由于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非常紧张,很难被用于风电,使风电项目融资困难成为持续发展风电的主要障碍。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风电产品依赖进口,价格过高。
“我们考虑为什么缺钱,发现是设备太贵。”王相明说,“当时用国外的贷款,绞尽脑汁地去节省,例如我们自己把设备从海关押运回来。即使这样,1 千瓦机组的单位造价也在1 万元左右,一个风电场的投资,70%以上都是设备成本,占了相当大的份额。”
于是,这家在风电行业颇具影响力的公司开始寻求风电设备国产化的可能。其实,对于当时的新疆风能公司来说,风力发电似乎并不具备良好的发展空间。但当他们转变观念、大胆尝试的时候,这家苦苦经营多年风电的公司发现,在全国范围内自己已是最适合走风电机组“引进、消化、吸收”路子的企业。由于专注于风电10 年之久,与国外同行具有丰富的接触,公司人员素质、运作能力乃至技术积累,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因此,王相明认为,虽然风电机组的国产化是无奈之举,也应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新疆风能公司是“通过多年的技术积淀,找到了一些发展空间”的。
经过与曾经合作的几家德国公司反复磋商,新疆风能公司最终与愿意转让技术的雅克布斯公司达成转让协议。但所谓引进的技术其实是“一厚摞图纸”,如何将图纸转化为实物,才是真正考验国产化能力的关键之处。
王相明首先进行了塔架的设计和转化工作,之后则是轮毂、齿轮箱、叶片等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转化工作。
当时中国的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仅为了配套一个塔架用的法兰,就需要在全国各地寻找。
“当时的生产模式也就是单台生产、单件生产,一般都没有很严格的生产图纸。到我们国产化的时候,就有一个小批量的了,于是我们就着手对国外图纸进行转化,给生产厂家做。”王相明回忆说,“国外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比较严格,我们就从类似于焊缝型式等细节做起,一点一点地探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在消化、理解国外的技术要求,但这些细小的积累对促进国产化还是非常关键的。”
在开始进行600 千瓦风电机组研制时,新疆风能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攻关小组,虽然技术人员并不多,但该小组随后还是演变为一家公司。在这家名为金风科技的公司创办后,王相明被任命为技术部部长。
实际上,600 千瓦风电机组国产化的顺利完成,除了对中国风电行业发展具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外,对促成日后的金风科技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按王相明的话说,通过600 千瓦风电机组的研制,金风科技这个企业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做完600 千瓦机组后,按照设备运行的情况与国外产品对比,我们的竞争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这让我们从原来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到发现了存在的价值,另外也锻炼了人才队伍,获得了科研与生产经验,从而建立了产业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