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建立起来后,对这个市场的“不理解”和“不知道怎样去做”仍然是尉文渊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尽管如此,尉文渊还是大胆的进行了多项尝试和改革。其中第一个就是市场扩容,在上交所开业两年后,也就是到1992年底,上市公司数量从“老八股”扩大到近60 个;交易席位也由最初的50 个扩大到上千个,到1993 年更是达到了6000 个。
最令市场关注的是,他还推出一项极其大胆而富有远见的金融工具创新“国债期货”。
所谓国债期货,是指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预先确定买卖价格并于未来特定时间内进行钱券交割的国债派生交易方式。国债期货属于金融期货的一种,是一种高级的金融衍生工具。它是在20 世纪70 年代美国金融市场不稳定的背景下,为满足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而产生的。
当时,上交所提出国债期货和国债回购交易的推出,大大活跃了国债市场,提高了金边债券的声誉,不仅有助于解决当时让政府揪心的国债发行难问题,也是资本市场深化发展的一次勇敢探索。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次大胆的尝试,致使三年后 “327 国债事件”这样一场金融厮杀的爆发,最终断送了尉文渊在上交所的前程。
“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 年发行1995 年6 月到期兑付的3 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 亿元人民币,利率是9.5% 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贴补率。
国债期货是当时市场上颇为活跃的炒作题材。由于保值贴补率的不确定性为炒作国债期货提供了空间,国债期货市场日渐火爆,与当时低迷的股票市场形成鲜明对照。
可好景不长,因为空方的违规交易,最终引发了一场自建国以来罕见的金融地震。
笔者收集到一份当年的数据显示,1995 年2 月23 日,一直与万国证券联手做空的辽国发在得知 “327”品种贴息的内幕消息以后,开盘即空翻多,使“327”一分钟内便上升了2元,10分钟后涨了3.77元。
这使得依然在坚持做空的万国陷入了灭顶之灾,因为按照它的持仓量和当时的价位,一旦到期交割,万国将要拿出60亿元资金,毫无疑问,万国即使砸锅卖铁,也付不出这些钱。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万国在当时总裁管金生的直接策划下,不得不铤而走险,在当天尾盘最后8 分钟里,以730 万口空单冲进市场压低价位。顿时,“327”的价位直线下降,从152 元降到了147.50 元。
这笔730 万口卖单面值1.46 万亿元,接近中国1994 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3。
这一非正常交易立刻引起了尉文渊的注意,当发现了盘面异动后,尉文渊立刻决定中止交易,并指出23 日16 时22 分13 秒之后的所有327 品种的交易异常,是无效的,该部分不计入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 亿元,当日327 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 元。这样一来,原本将净赚42 亿元的万国证券瞬间亏损60 亿元,一日之间轰然倒地。
这场厮杀带来的结果是惨痛的。1995年5 月17 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由此,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期货无奈地画上了句号,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后来,管金生被关进监狱17 年,而尉文渊也因负“监管责任”离开了他一手创建起来的上交所,黯然退出了中国资本市场。
“猛人”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