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名家观点 > 张传卫的千亿产业梦

张传卫的千亿产业梦

2013-07-23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浏览数:1816

于该集团的创始人张传卫,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他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与时俱进地用到了“明阳梦”,并动情地回忆起了这20年艰辛的创业之路以及一步一步从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明阳梦”。

6月28日,明阳集团在中山总部举行了隆重的20周年庆典仪式。
  于该集团的创始人张传卫,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他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与时俱进地用到了“明阳梦”,并动情地回忆起了这20年艰辛的创业之路以及一步一步从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明阳梦”。
  明阳奇迹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段很艰辛、悲壮的圆梦之路。”当然,最后他能坚持下来并获得成功,他将这一切归结于他持续的创业激情以及艰苦卓绝、坚忍不拔、勤于奉献的精神。
  1993年,邓小平南巡后的第二年,张传卫辞去公职,南下广东开始了他的财富梦想之路。张传卫感慨,创业之初,无资本、无技术、无人才,他们艰难地走着代工之路,抓住一线生机,寻求生存;抓住一丝机会,壮大自己;巧借一个平台,施展自己。
  那时候,他以不足万元的创业资本起步,在中山成立了明阳电器有限公司,那只是一个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核心产品、固定资产不到一万元、以代工方式为主的小企业,只能生产1000元每台的家用配电箱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不高、企业生存艰难。
  张传卫自己大概也想不到,在20年后,以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主板成功上市为标志,明阳风电(MY.NY)竟成为资产和年产值均过百亿的产业集团、全球第六大风机制造商以及一家跨国大企业。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2005年。这一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明阳视察,鼓励明阳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子。“我们选择了再一次进行产业升级转型,进军风电行业。”之后5年,明阳实现产值从5亿元到100亿元的飞跃,创造了现代产业和民营资本领域所称道的“明阳奇迹”。
  事实上,那5年,中国风电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就像是一个神话。自2005年始,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鼓励风电发展的政策。在75%国产化率、全额并网、电价分摊、财税优惠以及打造“风电三峡”等一系列密集推出的政策激励下,中国的风电产业从一个相对落后的产业,跃升到了一个全球较领先的地位。受此鼓励和拉动,国内风电制造业企业也屡创发展的神话。
  张传卫恰恰赶在了最合适的政策时点上,成就了“明阳奇迹”。作为行业排名全球前十位、国内前三位的风机制造企业,明阳能够在短短几年内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固然得益于技术创新的持续提高,但在风电这样主要靠政府补贴和政策扶持发展起来的行业,对政策的敏锐判断以及良好的政商关系,显然尤为关键。
  在这方面,军人出身的张传卫有其优势。在建党90周年那天,他与数百员工一起,佩戴党徽,聚集在明阳广场上升国旗、唱国歌。这一场面被媒体记录了下来,也成为公众管窥其在政商关系中长袖善舞的一个切入口。
  在过去的许多年中,包括李鹏、吴邦国、温家宝等在内的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到明阳视察,并给予鼓励,张传卫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认可,这并不容易。
  张传卫并不讳言这一点,他总结说,前瞻性地顺应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机遇,这是明阳成功的关键。
  在明阳的20年发展中,他一直善用他敏锐的政策嗅觉:顺应国家电网改造需求,研发能够替代进口的高压环网柜和高压负荷柜的自主产品;在国家鼓励用电时,前瞻性进行大功率变频器节能装备研发;抢抓国家提高风机国产化水平机遇,迅速抢占风电技术的制高点。
  “可以说,明阳的每一次成功转型升级都很好地切合了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要求,顺应国家发展大势将企业逐步由小做大、由弱做强。”张传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布局千亿产业
  然而,到了2011年,风电政策转向,市场渐入严冬。
  风电“大跃进”的一些后遗症开始显现:上网难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大难题,弃风限电问题十分严重;风机制造产能出现结构性过剩;国家补贴资金缺乏保障,管理机制尚不完善;技术研发水平滞后与风机质量低下的矛盾并存。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李俊峰:让新能源独立发展——访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俊峰
阅读下文 >> 石定寰:传统观念影响可再生能源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16790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