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名家访谈 > 华锐风电:行业“寒冬”已到“春天”还会远吗

华锐风电:行业“寒冬”已到“春天”还会远吗

2013-08-28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1475

  中国能源报:您觉得华锐将如何迎接行业的挑战?未来业务发展的重点在哪里?
  陶刚:
在当前的经济和行业形势下,华锐已经把业务的侧重点放在海上和海外市场。在海上风电市场,国家发布了2015年和2020年海上风电的发展计划,这让我们热血沸腾,我们认为海上风机业务的爆发点到来了。但是海上风电的生产和试用周期非常长,我们在第一期招标中拿到的60%市场份额,但现在距离中标已经3年了还没开始干活呢。这说明政策性和外在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光是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地方政府层面的问题,还涉及到海洋局、海事局、军队、渔政、环保等多个相关部门。
  中国的海上风电起步比较晚,欧洲的海上风电招标,一般都是5兆瓦机型。2010年海上风电招标,华锐用3兆瓦机型参与竞标,但是今后海上风机大型化的趋势是愈加明显。华锐去年列装的5兆瓦风机运行良好,我们今年还准备装第一台6兆瓦风机。海上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案比陆地苛刻得多,如果不事先准备,当机会来临时,就很难把握。
  中国能源报: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华锐的海外战略是如何调整的?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陶刚:
走出去是风电企业的必由之路。我们的海外战略于2010年制定,2011年开始具体实施,现在一年出口风机20万-30万千瓦。
  海外业务的回款非常及时,而且明确付款期,使我们对现金流有很好的预测。一年出口一两百台风机,比较符合华锐目前国际运营的能力。因为我们业务的主体还是在国内,并且财力和资源有限,只能支持一定范围的海外项目。企业通过局部的调整,发展海外市场,让现金流更好,让自己的业务范围也更加广阔。现阶段在印度、瑞典、巴西、乌拉圭等国家,我们已经开始实现出口并发展实验风场。
  同时,国际市场对风机质量的要求会更高、服务成本也非常更大,一旦后期的服务和运行跟不上,会面临巨额的罚款风险。前期在海外的项目主要是投入,还没有开始盈利。我们起步晚,在海外业务上还需投入和积累经验。并且每个国家的风资源状况、技术门槛都是不同的,只有在不同的区域实现人才本地化、运营本地化才能真正融入当地市场。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张明明:“跳跃”创新并不难
阅读下文 >> 联合动力张滨泉:要探索适合中国的风机发展路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17094&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