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风电制造业基础还很薄弱,风电电价不宜调低”
记者:弃风问题症结在哪儿,怎样更好解决?
武钢:风电发展与电网建设在阶段上不匹配,风电要发展,一定要和电网公司联起手来。客观地看,近几年来,电网公司对于我国风电的发展是作出了很大贡献的。尽管它对风机定出了很多的高标准,但这对于大容量、高质量地接收风力发电是有帮助的。我们要用开放的心态,去和电网公司一起合作,开发出符合电网规范的风电机组。
记者:对于目前大家关注的风电价格,您有什么看法?
武钢:我非常希望社会公众明白,所谓的风电拿到的补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补贴,而是风电对化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所作出的贡献应得的价值,风电此时的发展背后,是对中国制造业的推动,目前风电制造业基础还很薄弱,风电电价不宜调低。
就像我一开始说的,现在问题是没有建立一个公开的、透明的风电价值体系。
大家看到的是风电比火电贵,却没有看到风电解决了替代能源问题,它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洁净的能源,解决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持续的就业问题,风电产业发展和火电相比,降低了很多的社会成本,这部分的贡献并没有很好地被评估,并用价格反映出来。如何评估这一可持续价值,以可量化的形式折算成度电成本传递给社会公众?这个问题我一直在呼吁,目前有几 家咨询公司已经开始在研究这一问题,有望近期拿出可量化的数据来。
其次,我国仍有一些小型火电厂目前达不到减排标准,它们的开采、运输、燃烧过程中对社会环境带来的破坏,又如何去折算成度电成本加到原本的火电价格上去?人们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观念一定要改变,不能仅仅看为此付出的资金成本,还要全面地看到新能源对社会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作出的贡献,不从观念上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可持续发展就无法大步前行。
当然,我们希望,新能源的市场化程度再高一些,国家对于风电上网的规范能够更标准化、更便捷一些。让一些民营企业和个体也能够参与到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过程中去。央企等大型客户,他们操作规范,看重价格和规模,目前随着国资委对利润的考核,也在进行转变。而民营企业和个人对风电投资价值和品质的要求更为挑剔。如能形成客户的多元化,不仅对制造行业是一种更高挑战和促进,也能对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和成本降低提出更高的要求。
记者:世界范围内,有哪些地区的风电发展是您在关注的?
武钢:美国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欧洲对于可再生能源的严格要求,以及全球各国新兴市场的发展是我一直在关注的,比如说这几年非洲和南美地区的风电发展已经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