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报:新加坡正致力于成为液化天然气交易中心,目前进展如何?
吴国才:新加坡去年投产了国内首个LNG接收终端,这也是亚洲第一个带有进出口功能的开放式接收站,目前产量是每年350万吨,最终目标是每年1500万吨,会分阶段实施,可能会在新加坡其他地方建立第二个接收站。新加坡建LNG接收站的首要目的是满足自身需求,当规模超过自身能源需求时,才会提供一些附带服务。正如我之前所说的,这个过程仍由市场来驱动。新加坡有一个很强大的期货市场,同时也有商品市场,所以我们现在所考虑的,是要有合适的交易政策、法规,确保能够以国际标准来提供便利。
新加坡制定能源政策立足长远
中国能源报:正如您刚才所说的,新加坡既不产油,也不产气,你们是如何解决能源供应安全问题的?
吴国才:新加坡现在的电力供应90%来自天然气,10%来自煤炭、柴油和其他化石能源。而10年前,则是90%发电都来自石油,只有5%来自天然气。10年前新加坡电力市场放开后,开始考量用什么发电比较经济,到现在逐渐转到了以天然气为主。如果没有这样做,现在电力价格可能已涨到峰值,这也是市场驱动的结果。用天然气发电需要长期、稳定的供应,目前我们是从马来西亚和印尼进口天然气。
新加坡现阶段唯一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就是太阳能。但新加坡是一个多雨的国家,这无疑会影响光伏发电的稳定性,同时也会给电网带来压力,所以需要进一步研究储能。目前新加坡的光伏装机约350兆瓦,未来要提高到600兆瓦。
同时,我们也对核能做过可行性研究,得到的结果是,现在还不是开发核能的最好时机,核能安全对新加坡是头等大事。对我们而言,有一天核能技术足够安全了,才可能会考虑发展核能。
中国能源报:新加坡如何协调本国经济发展和节能环保、民意之间的和谐关系?
吴国才:新加坡制定能源政策时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是一种长期规划。比如,我们去年落实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事实上10年前就已开始讨论了。长期以来,新加坡也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我们会考虑全球能源局势的变化对新加坡的影响。在决策的过程当中,我们会进行公众咨询、与业界探讨,与所有参与这个过程的人进行充分沟通。以LNG接收站为例,新加坡政府首先考虑它会给新加坡带来什么影响,然后向新加坡民众解释一切可能的影响:为什么这个项目对新加坡很重要?新加坡民众在这个过程中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一个长期、细致的决策过程。同时新加坡的工商界也会发挥很大作用。
中国能源报:如果有一天,马六甲海峡因北极航道开辟等因素不再像今天这样重要,新加坡的经济如何继续保持活力?
吴国才:我们无法将新加坡搬到其他地方去,所以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外部条件。自从1819年英国人发现新加坡以来,我们一直依赖贸易发展,可以说,贸易才是新加坡真正的“马六甲海峡”。如果马六甲海峡不像今天这样重要,我们还可以利用新加坡的其他优势,比如说我们是地区主要的航空枢纽,很多行业产业比周边国家发达。所以,如果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支撑新加坡经济发展的行业,我想我们还是有机会的。
地区共赢应纳入中国能源长期战略
中国能源报:现在中国正在深化能源市场改革,您有何期待或建议?
吴国才:中国地大物博,近年来行业发展非常快,我每年都来北京开会交流,但每次讨论的话题都不相同。现在中国所做的能源决定,会对中国以外的地区和国家产生影响——可能会有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影响。因此,中国做长期战略决策的时候,可以听取邻国、周边国家的意见,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政策解释给其他国家听,这样更有利于地区的共同进步与繁荣。我觉得这不是你赢我输的局面,而是双赢、多赢、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