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海上风电
记者:由于海上风电电价出台,今年被认为是“海上风电元年”,那么,金风在海上风电方面有哪些相应的动作?
王海波:其实,金风一直在稳步推进,谨慎实施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早在2007年金风就开启了海上风电的探索之路。那一年,金风将第1台1.5 MW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安装在中海油位于渤海的钻井平台上,为油田设施提供生产所需电力。2010年,金风科技基于此前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行数据和经验,开发出了2.5 MW潮间带机型。2011年,金风中标了龙源如东潮间带50 MW海上风电项目,并于2012年完成该项目后,又完成了50 MW潮间带增容项目。截至去年,金风科技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09.5 MW,占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 25.5%。
不仅占有1/4海上风电装机量以及最多的潮间带装机容量,金风更注重海上风电机组的技术研发。
2013年已经完成6MW的第一代机组,并在试验台完成了大量试验,目前我们正在研制6MW的第二代机组。一般来说,海上机组的研制加上试验验证要用2-3年时间才能完成。
同海上风电发展最成熟的欧洲地区相比,我国的海上风电资源具有自身的特点,欧洲的海上风速高且没有台风,而我国的沿海区域江苏以南的海域都会有台风或者热带风暴,所以,要一边控制叶轮直径,一边要兼顾风机发电量。金风已经把海上作为一个战略方向,在研发投入上不断增加,机组性能不断优化。
做低风速的引领者
记者:金风科技一直聚焦低风速市场,在这方面,金风最近又有何新作?
王海波:金风一直是低风速的引领者,每一次大叶轮直径机组的推出,金风一直在引领这个行业。金风科技最新推出了聚焦超低风速市场GW115/2000机型率先引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集研发、供应链、营销、质量和服务为一体,全面考虑风电机组从概念设计到退役的解决方案,将严苛的设计要求融入了风电场整个20年的生命周期。
包括2.0—115机组的样机已经在运行。低风速利用的另一个关键就在于塔架,金风在塔架高度的提升,塔架重量的优化上一直在不断地研发,钢塔已经可以做到120米的塔高设计,混凝土塔架可以实现140米的塔架设计,通过提高塔架就可以把低风速变成高风速的设计。除此之外,金风还有针对低风速的风机控制技术并在几个业主的项目上做了示范,可以提高整个风电厂产量提高8%左右。对已运行的机组,金风也有能力提供产量提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