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名家访谈 > 廖宇:远景凭什么拿到欧盟1亿研究经费?

廖宇:远景凭什么拿到欧盟1亿研究经费?

2015-07-27 来源:财新-无所不能 浏览数:1408

  1亿元不是那么好拿的 接地气就要懂欧洲
  国际化最重要的潜台词就是一定要本地化,要接地气,用最合适的方式来因地制宜的获取最多的资源。欧盟其实有很多针对创新科研的计划,最近才让国人熟知的这个"地平线2020"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前卫科研支持计划,他们支持的很多项目比远景的这个超导计划更加出位,比如比空气还轻的飞船,能源行业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正能量的邻居。。等等,都是一些听上去令人瞠目结舌拭目以待的有趣项目。
  欧盟“地平线2020”创新科研计划
  成立5年,计划花掉800亿欧元,一共操持着4000个类似的项目,欧盟旗下的这个叫CORDIS的创新社区与其说是一个金主,莫若视为一种常态的文化赞助。
  与国家主导的大型科研攻关项目不同,欧洲各主要工业国家的前端科研很多都是以企业联盟申请,成果共享互助的方式进行。一方面让不同的公司和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以发挥不同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一种默契的制约,以"朋友圈"的生态结构对创新力量分而治之。
  以远景参与的这个EcoSwing为例,远景的丹麦创新中心是协调员身份,可以独得总计1060万欧元欧盟赞助经费中的153万欧元,然后德国的一家叫Eco5的工程师会所分得165万欧元,荷兰的特温特大学分掉200万欧元,还有其他6家法国英国德国的公司分别按照不同的功能和任务得到相应的部分。
  对于倡导协作和利益共享的欧洲来说,这莫不视为一种行业规矩。首先是必须由某家在欧洲的公司提出这样的一个惊世骇俗的计划,然后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之下申请之,如果能在规定的期限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企业不仅可以得到资助,并且同时也可获得这个由于n多企业共同参与而不断扩容的平台所带来的各种集聚效应。
  这种习惯实际上就是欧洲最大的地气,这里没有厉害到宛如斯坦福那样的财源滚滚的强势大学,但是有千百个并非各自为战的朋友圈。远景在欧洲矢志不渝砸下去的几亿科研经费,正在慢慢进入它的收获期。无论是其大胆的两叶片风机还是不久以后的超导风机,都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做最符合群体利益的前探动作,由此虽然远景目前在国内风机厂商还排在第三,但在自主研发这条路上却比其他一些以收购取得研发资质的公司要走的更接地气。
  突破高端人才瓶颈 才能真正飞跃
  曾经有好几家上市公司的总裁发出过这样的疑问,远景能源并非是一家上市公司,在没有明确的股权激励的状态下,缘何可以吸引那些曾经在麦肯锡,罗兰德贝格这些大公司工作的青年才俊倾情加入并且死心塌地。难道真的是讲情怀吗?
  情怀就像鸡汤,一开始总是热血沸腾雄心滚滚,但要想有滋有味的喝下去,总还是随时光流逝水落石出的。仔细观察远景能源,人们会发现在校园招聘这一栏,他们的确是新能源行业里最用心的。
  本科生10-12万起薪,硕士12-20万,博士20万起,设立种子学院,连续名校路演,远景的确是在用最简单的办法表明自己的立场:有梦想的年轻人,就是远景拿去冲破传统行业束缚的突变基因。张雷一直强调远景的互联网基因的特殊性,是对付传统能源大鳄的致命武器。
  但实际上,远景真正打动那些骨干和年轻人的,既不是情怀,也不是洗脑,当然更不是所谓的高薪。能源这个行业,这些都不缺。
  远景是一家不断在前进、在成熟的公司。这一点,除了从那些从年轻走出不到两三年就会成长为资深项目经理的年轻人口中可以获得肯定,我们可喜地也从他们年轻的CEO张雷身上也可不断感受到。
  一年以前,说到能源互联网,习惯了与投资人对话的张雷必定是手舞足蹈兴奋不已,各大媒体舆论上我们看到的都是颠覆化石能源时代的恐龙诸如此类的高调言论,但是进入2015年之后,远景能源在能源互联网的调门猛然下调了很多,而张雷的名字也不再那么频繁的见诸报端。
  一个成熟企业的成熟CEO,应当是突出企业的文化价值,强调集体共存而不是独树一帜为宜。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从外界和内部都不容易,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用外部的鸡汤浇灌内部的神话,大多数成名企业都打上了深深的企业家个人风采。于是在我们的媒体上看的更多的是李河君彭晓峰如何首富如何秒杀,却并不熟悉汉能和SPI在这个行业做的那些努力。而一个企业要真正走向成熟,最重要的是形成一个企业的固有文化特色和魅力而绝非依赖个人的突出。
  远景能源的确应该也必须进入到这一阶段了,对于这家全球员工总数800人,年营收近百亿的公司而言,接下来的2-3年,如果要实现他们既定的管理全球超过1亿千瓦的新能源资产的目标,显然会迎来他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瓶颈:高端人才群。
  高端关键人才几乎是一个企业的爬坡发展的命门,在这一点上,远景虽然一直不缺高大上的名字曝露于公众,但是盛名之下的实质飞跃却不多见。而这些高端关键人才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同业的一家新兴公司的例子中窥见端倪。
  在今年2015慕尼黑的Intersolar光伏展上,储能是最火的一个话题。展会组织方最后评选出的10大世界知名品牌中,有一家叫做Alpha ESS的公司,它的入选理由是首创了与德国最著名的新能源投资保险公司曼海姆保险联合推出的储能质量跟踪保险,彻底打消了用户的疑虑并大大降低了自身的财务风险,对其拓宽德国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Alpha ESS
  很多人以为这家公司是个德国公司,其实这是一家地道的中国公司,注册在南通。而做到这一点突破的,也是因为他们团队里几位不可多得的德国海归。
  一锤定音而又矢志不渝,这样的高端关键人才,可遇而不可求。很多公司在不断引进知名高端人才的过程中最缺乏的恰恰是:无论名头有多大年薪有多高,人们看不到他实质上应该有的在模式和理念上的突破与建树,更踩不准企业发展的节点与命门。
  综上所述,我们其实已经对远景能源之所以能屡屡惊爆业界的缘由略知一二:在国际化战略的坚定支持下,远景能源用充足的人才背景支持勇于收割国内新兴市场,同时依托海外平台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调动当地的一切创新资源来打造自身的高大上创新品牌形象,再以此来吸引更实力的高端人才和更优秀的实力资本进入来支撑下一轮的发展。
  重研发,抢人才,国际化,这几乎是现代企业走出制造业困局走进互联网+的必选之路,已经不需要再有任何争议了。把钱往实业往研发往人才上扔,全世界的扔,远景能源实际上做的是一家试图国家化的企业做的最普通最应该的事情,只不过恰恰在中国并不容易。从这一点出发,远景能源之所以这么耀眼实际上恰恰反映出我们很多企业的无奈:能源互联网时代没有先发者,比情怀与梦想更重要的是你的人才与格局。
但是想得到却做不到,就没有人可以帮你了。 

标签:

远景能源
阅读上文 >> 电力一姐李小琳履新大唐后首次露面
阅读下文 >> 【鲜货】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及相关专家就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答记者问实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30747&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