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三:能源消费模式问题。我国传统电力发展基本遵循“扩张保供”的思路,单纯增加发电装机和输配电容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在这种模式下,能源消费方式单一,需求侧资源的作用没有体现。近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需求响应技术、能源互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的不断革新,需求侧可以挖掘的潜在资源也越来越多。然而,当前存在的问题是:1)尚未形成多元化的终端能源消费模式,缺少市场手段来充分挖掘需求侧资源;2)缺乏需求响应技术平台,无法实现用户自由选择能源种类和能源供应商。上述问题也是实现前面所提的“用能效率高效化、用能方式个性化、用能技术智能化、用能选择多元化”能源变革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
四、能源革命的着力点
能源变革需要依托“一软一硬”两个平台,作为着力点。
着力点之一:软平台(电力体制改革、十三五规划)
电力体制改革:在电力体制改革方面,要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以及容量市场,让燃煤发电从辅助服务市场上“挣大钱”,而在电能市场上只能“挣小钱”,并凸显需求响应资源的潜在价值,从而实现电力市场中多种能源、资源间的功能互补和价值匹配,为能源变革提供所需的市场环境。
十三五规划:在十三五能源规划方面,要强化能源统一规划,通过合理安排清洁能源发电与传统燃煤发电的组合优化,基于最大限度利用清洁能源的基本目标来配备燃煤发电机组的调峰容量,利用传统化石能源发电的可调控性、灵活性来弥补清洁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性,从而促进清洁能源电力的高效消纳。
着力点之二:硬平台(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定义(曾鸣):能源互联网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和纽带,构建的多类型能源互联网络,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改造能源行业,能够实现横向多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能源与信息高度融合的新型能源利用体系。
能源互联网定位:能源互联网是能源变革的标志性技术,将促进能源行业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发展,从而实现能源的清洁、高效、安全、便捷、可持续利用。
能源互联网特征:1、“横向多源互补”,是指电力系统、煤炭、石油系统、供热系统、天然气供应系统等多种能源资源系统之间的互补协调,突出强调各类能源之间的“可替代性”;2、“纵向源网荷储协调”,实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资源运输网络、能量传输网络之间的相互协调;使电力需求侧管理进一步扩大化成为全能源领域的“综合用能管理”。
能源互联网与能源变革的关系:
能源互联网与能源技术变革的关系/结合点:广域电力网络互联技术;多能源融合与储能技术;能源路由器技术;用户侧自动响应技术;电动交通及其与电网的交互技术。
能源互联网与能源生产变革的关系/结合点:新型能源生产商业模式;降低能源市场的准入门槛;能源消费者可以同时成为能源生产者。
能源互联网与能源消费变革的关系/结合点:用户用能方式多样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用能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能源互联网与能源体制变革的关系/结合点:售电侧市场放开;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形成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科学有效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