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和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力度加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越来越快,附加值越来越高。但也应该看到,我国高新产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为此,要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也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激发创新潜力
“在亚洲产品与服务出口方面,价值发源地已从日本向中国转移。”这是日本经济产业省《通商白皮书》(2016年版)作出的判断。该白皮书还指出,在对美国高附加值零部件和材料出口方面,自2006年开始中国所占比例已超过日本。
与之对应的是,此前不久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制造在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从2000年的9.4%升至2014年的43.7%,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国。
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2016年4月底,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风电项目正式开工。据了解,作为当地最大规模的风电项目,投运后将可满足7.5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像金风这样,加速向国外输出价值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2015年年底已达到了7.9万家。
最新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8.1%,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2和2.1个百分点。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近年来,我国在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上取得重大突破,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
“我国已进入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关键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所长陈宝明向《经济日报》记者分析道。当前,全球需求萎缩、经济结构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这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产业生存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中企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国在高技术产品中所提供的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日益增多。这一方面,是跨国公司为降低成本而推动供应链本土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我国企业在创新战略的推动下,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的结果。”陈宝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