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7日-19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全球风能理事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六大权威机构联合主办的2018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18)在北京新国展隆重召开。能见App全程直播本次大会。
丹麦能源署处长Anton Beck先生出席本次大会,在企业家论坛作“ 政府措施如何确保海上风电良好运行”的主旨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Anton Beck:尊敬的先生们女生们,我今天非常荣幸回到北京参加这个大会,大家可能都了解丹麦长期以来和中国的能源有着深入的合作,从2006年有开始结缘,2010年的时候我们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更多去关注可再生能源,我们当时那个项目的雄心在北京建立一个可再生能源中心,中心后来也挂牌成立了,我也非常欣喜的看到中国可再生能源中心已经成为本次大会的合作伙伴,也就是说在短短的6年当中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中国可再生能源中心希望为我们巴黎协定的实施和落实做出一些贡献,当然其中就涉及去测算我们能源的成本的这样一个工作,也是之前的专家所提到的。
第二点我们也特别的去关注如何能够保证中国体系当中风电、风光还有能源占据更多的比例,另外如何实现更加平衡的可再生能源的激励的政策的出台,第三我们也是非常的关注能源行业的灵活性,之前的专家领导都已经讲了,因为现在中国毕竟还是有弃风的问题,包括今天对现有的可再生能源当中也是有。在中国风光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如果未来持续还有大量的弃风弃光,毫无疑问是一个损失,丹麦45%的电力都是来自于风电,所以从丹麦的角度来说,在减少弃风这块,其实可以提出很多的贡献。
今天我还是要去给大家深入的介绍一下海上风电的话题,也就是在去年一年之前,我们在中国启动了一个新的项目,把丹麦的经验教训带到中国,能够为中国打造一个海上风电妥善的框架。
在26年之前,丹麦就启动了自己的第一个海上风电站,这个风电站实际上没有运行26年,因为它在去年等于说是下马了,所以在快26年运营的过程当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从1991年我们就开始规划一个健康的,具有成本效应的海上风电的框架,而且要与现有政府的策略一致,而且要保证海上风电的开发还有投资商能够有信心,有这样的风险,减少这样的框架,而且要保证它是低成本、高产出,要贯穿它的整个生命周期,通常是被设为25年甚至更长。下面我来详细的讲解一下,也是相当于我们丹麦的一些经验教训的总结。
第一政府的规划,首先要进行空间的规划,要去识别选址。
与海床的功能区会不会有冲突,这个就是要分析海上海潮、洋流的信息,还有风资源的信息,运用现有最优的技术来进行测算,这样政府可以去制定一个潜在的选址清单,最便宜的列在最上边,最便宜的位置当然是优选的位置,是优先开发的选址。这样的话政府还会去争取和所有相关部委的意见,因为它所在的海床可能会有其他的功能,所以要征求其他政府监管部门的意见,包括没有冲突,那么欧洲的海上风电开发的过程表明,避免冲突是可能的,另外后面要有一个达成共识的流程。
第二点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如果有一个单一的政府的联络办公室会推进整个项目的效率。
从投资和开发商的角度来说是非常喜欢的,政府有一个单一的部门来联络,那政府内设这样的部门负责和协调其他的政府的部门,包括军方来进行共同的空间的规范,这样一个单一批准的概念或者在丹麦,我们说所谓的一个政府内部的一站式服务的体制,是促成我们成功的关键,也使得项目的风险大大的减少,也使得我们的投资者有较大投资的信心。因为如果涉及海上风电,其实协调还是主要靠政府来做,丹麦认为建立这样的一站式的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政府要有一个一站式服务机制的设计,由政府来负责牵头协调,达成共识。
第三还要进行环评。
环评要尽早做,在最后的选址都清晰之前,最好都要做出相关的环评,这样对风险来说就比较清晰,而且还要有一种削减风险的机制,环评可以有效的削减风险,如果环评都过关,对于开发商和投资商来说他投资更有信心一点。
第四点如何能够与电网连接也是非常重要的。
丹麦有一个经验,我们设计、建设和运营,最好是由输电的运营商来做,因为输电的运营商他对岸上的电网本来就是他运营维护建设的,他在去负责联海上更方便。另外我们可以保证只要风电批准了之后,就能够及时联上岸上电网,要不然会有赔偿,输电运营商如果不能及时联网,你要赔海上风电的投资商和开发商,这样对海上风电的投资商和开发商他就一门心思开发海上风电就可以了,而且非常有经验的开发商,他觉得自己可以搞得定,他也可以负责联网的工作,但是对很多缺乏经验的投资商和运营商来说,这个工作你让他做可以说是勉为其难。
在这张幻灯片当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了空间规划布局的图,我们有高科技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在这个里面大家都能看到,作为监管机构,你要来进行一些审批工作或者一些修理修改都是非常便捷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丹麦招标模式的特点,其实这些内容都是非常关键的,可以使得我们项目的风险尽可能的最小化,而且能够更好的吸引国际国内的投资者来参与。
第一个TSO它会进行开发选址,来进行环评,而且它的整个开发的流程是具有高度的灵活写的。丹麦我们把所有的工作都集中在前端,在招标阶段解决,潜在的投标人与他们进行充分的磋商,然后保证他们在环评方面有高度的灵活性,所有的信息都公开,这样的流程的特色,就是我们投标到建设的上马,中间的时间急剧的缩短,这样减少了价格的风险,因为你知道风电的零件行业的价格波动还是较大的,这样就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本。而且我还说过并网的问题,并网我们通常要求TSO来做,TSO可以通过电费来进行融资,如果开发商经验比较丰富也可以由他来做。
我们看一下招标最终的中标价,中标价实际上就是固定的上网电价,通过立法保证电力的采购合同,作为项目的业主来说,不促成损失的风险,就是它只要发电一定是可以卖出去的,这也是非常好的一种保障采购的风险削减的措施,然后它还可以优先上网,因为丹麦的电力市场是全球最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市场,在丹麦我们也没有一些什么本地内容的要求,我们只是说你每一个项目只要用最好的技术就行,不需要是本土制造,用谁的东西是业主和开发商的需求,因为我们觉得这个可以提升他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控制,也使得这个竞标价尽可能低。另外到底用谁的技术,用谁的零部件也好,或者设备也好,这个完全是开发商他们自己谈判的。
我们的招投标是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融资和技术来进行一个评估,第二个招标阶段,主要就是要对这些初筛过的竞标者有一些额外的满足条件。
那么在整个招投标的过程当中,我们都是与潜在的投标人来进行紧密的对话和谈判,这样可以使得我们更好的了解他们的情况,同时对环评方面我们也给予充分的灵活性,然后包括项目的周期,还有一些特许经营的协议,我们和他们进行紧密的交流。这是一个持续对话的过程,包括我们会跟他谈,如果在未来可不可以通过一些法律的安排,一些更好的设计来减少电价,这就是我们丹麦的削减风险的模型,这个是我们首创的,而且一直在对它进行打磨和提升。
这是我们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完成的情况下迅速的下降,我们看到最新的几个竞标,2016年是最近的一次,最后它的电价是非常的低,每兆瓦49.9欧元,非常便宜。这个也是我们认为,在未来能源价格的走势。你看到未来风电的价格度电的成本会进一步的下降。今天早上其实各位专家也提到了这样的走势。但是我觉得还是要比较谨慎,一定要特别关注你这个机制当中如何来控制好风险,因为风电这块市场环境相对要复杂,其实更多的还是靠技术来削减成本,我觉得通过技术,使得我们可比价格的水平不断的下降。随着未来的成本下降,我们实际上有更多的国家也想上马这样的海上风电,这个技术现在已经被大家普遍接受,不像它的初期是被认为一个具有争议的技术。
从欧洲和丹麦我们学到了什么样的经验呢?我们会的招投标可以供中国来借鉴,当然了你也不能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措施,而且对一些省的环保,能源局你们也可以有自己的做法,另外我们愿意把所有经验贡献给中国省一级的部门。
还是回到中国可再生能源中心这样的话题,明天在苏州的国际能源转型大会,中国可再生能源中心实际上就会正式发布旗舰报告,叫做中国可再生能源展望报告2018,这个会在今年的12月份出版发行,从丹麦能源署角度来说,我们感到特别的骄傲,因为在今年的新版本当中,我们做了巨大的贡献,我们用的是最先进的能源的建模的系统,使得我们能够为中国的能源系统做各种各样情境的模拟,而且帮助中国来实现,在巴黎协定做出的,为全球气温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的程度,我们提供了很多建议。而且这个里面专门有一个章节着重的来谈海上风电,里面包括风险的分摊,包括招投标机制的设立、敏感度分析等等,我也鼓励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都去找这个报告,可以直接到我们的网站上去下载。因为在今年波兰会开一个联合国的气候变化大会24次缔约国会议,这个会议完成之后,这份报告会正式发布了,大家可以去下载,我们也是期待能够和中国的同行合作,在未来把我们双方的合作带上一个新的台阶,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海上风电的产业,也发展整个风电行业,谢谢。
(发言为能见APP整理,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