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名家访谈 > 于午铭:国产大型风电机组制造第一人

于午铭:国产大型风电机组制造第一人

2018-12-14 来源:风能产业 浏览数:3721

1991年春天,已迈入知天命之年的于午铭迎来了他人生最大的挑战:临危受命,担任新疆风能公司总经理兼风能研究所副所长,离开他干了近30年的水电,开始几乎是一无所知的风电事业。

  1991年春天,已迈入知天命之年的于午铭迎来了他人生最大的挑战:临危受命,担任新疆风能公司总经理兼风能研究所副所长,离开他干了近30年的水电,开始几乎是一无所知的风电事业。
  50岁开始的风电生涯
  上任之初的日子非常艰难,当时的上网电价仅为五分七厘,达坂城风电场全年电费收入只有20多万元。很长一段时间,于午铭都要为员工工资发愁,人心不稳、队伍涣散更是让他忧心忡忡。
  多年的水电工作经历让于午铭清醒地认识到,风电这个新兴绿色环保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欧洲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也说明了风电必将成为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尽管当下风电不挣钱,但前景不可限量,大有可为,是不能放弃的一项事业。
  经过认真思索,于午铭果断作出“以多种经营养风电”的决策,“划小核算单位”“自负盈亏”“盘活现有资产”,他们开始用75吨吊车对外承揽吊装业务,在312国道边建起了加油站……
  风能加油站开业
  回顾那段生存困难的日子时,于午铭感慨地说:“以多种经营养风电的做法,不仅营造了自力更生的精神氛围,还凝聚了人心,培育了企业和员工勇于闯市场的气质。”
  这一决策也保护了中国风电行业这棵刚刚发芽的幼苗。在“分灶吃饭”的时候,于午铭就集合了一拨人,专门研制小型风电机组。1991年12月30日,于午铭带领研发团队研制的FD-150型风电机组通过了新疆自治区成果鉴定,到1993年时累计制造了300多台,除了面向边远农牧地区销售,还出口到丹麦,为后来制造大型风电机组打下了基础。
  抓住机遇打好基础
  1992年春天,一场超常的狂风袭击了达坂城风电场。一台运行了5年多的进口风力机发生了飞车事故,险些造成机毁人亡。这次事故让于午铭和他的同事感觉到,国外进口的风力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萌生了要自己制造风电机组的想法。
  当时中国市场上的大型机组全部是国外产品,还没有一台国产机组。风能公司地处新疆,一无资金,二无技术,要造大型风电机组谈何容易,当时业界没有人看好这个想法。但于午铭和他的同事们还是迎难而上,按照计划坚定推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94年,德国政府推出了支持发展中国家建设风电场的“黄金计划”,每一个购买德国风电机组的项目都可以无偿得到机组设备款70%的援助。于午铭果断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主持申报实施了中德政府科技合作项目,利用380万美元援助资金,引进了3个厂家的8台大型风电机组,完成了达坂城风电场的二期扩建。到1996年底,达坂城风电场装机容量达到6100千瓦。
  “黄金计划”600千瓦机组安装现场
  更具价值的是,这8台机组分属于3个厂家,技术上各有特色,“这使我们对国外风电机组的技术发展状况有了更多了解,形成了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研制集各种机型之长的国产大型风电机组的设想,也为我们奠定了技术基础。”于午铭回忆说。
  随着上网电价的不断上升,到了1997年,公司已经摆脱了连年亏损,并且开始略有盈利,逐渐走上了发展之路。
  第一台国产大型机组诞生
  1997年,在征求了公司班子成员的意见后,于午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向风电设备制造业进军,尽快研制出大型国产化风电机组。
  因为实施“黄金计划”,于午铭借机学习和考察了外国制造商风电机组制造经验。“通过学习和考察,我们发现这三家制造商的规模并不大,而且都是组装式的制造模式,并不是传统体制下从每个零部件造起的大而全的制造模式,这一观念对我们的启发很大。”于午铭说。
  1997年夏天,在得知了Jacbos公司高层有意向进行技术转让这一重要的信息后,于午铭带着一个五人工作组去了德国。经过艰苦的谈判,与Jacbos公司签订了6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生产许可证与技术转让及零部件供应合同,并带回了几大箱的技术资料。
  回国后,为加快国产化进程,风能公司专门成立了攻关机构,实行了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开始了研制攻关工作。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新疆风能公司“600kW国产风电机组研制”项目先后列入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和“乘风计划”。以此项目为依托,1998年6月9日,新疆风能公司正式组建了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新疆新风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这便是今天金风科技的前身。
  1998年6月16日,对于午铭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新风公司研制的首台XWEC-Jacobs43/600kW国产化风电机组在新疆达坂城风电一场并网发电,标志着新风公司拉开了国产化大型风电机组制造的序幕。此后一年多时间,又陆续研制了10台XWEC-Jacobs43/600kW机组,首台机组的国产化率为33%,而到了第10台机组,国产化率达到了96%。
  1999年12月,该机型顺利通过了科技部与新疆科委联合组织的鉴定验收,认为“该型风力发电机组整机性能达到了攻关合同所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是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600kW风力风电机组,填补了国内空白,其整机性能和引进的风力发电机组相当,属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大的推广价值。”
  在风电场向董建华副主席介绍新疆风电情况
  这一成果被评为2000年度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优秀成果奖,于午铭也被授予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先进个人。
  20年间,中国大型风电设备制造业的成长让世人瞩目,金风科技等一大批本土风电机组制造企业迅速崛起壮大,陆上1.5MW、2MW,海上4MW机组基本实现国产化,取代进口机组成为国内主流机型。在2017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中,国产设备占比超过90%。但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国产机组艰难起步的日子,那些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新一代中国风电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标签:

金风科技
阅读上文 >> 远景智能赵清声:风电行业现三大新趋势 智慧风场软件迎机遇
阅读下文 >> 施鹏飞:追风数十载 仍是此间少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3169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