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风电人物 > 李宝山:给走在最前方的风把好舵

李宝山:给走在最前方的风把好舵

2024-11-13 来源:金风科技微平台 浏览数:42

本文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课题、“‘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国新能源

本文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课题、“‘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系列·御风者》。本文受访人为原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处长李宝山

刚被调到国家科委的时候,李宝山打趣地对同事说:“你们都是搞尖端的高新技术,我是‘村’里来的,做的东西‘土’。”然而他口中“土”的风电,如今已经家喻户晓,还诞生了媲美人造太阳、航空母舰的“国之重器”。在风电的创新之路上,不论是科技攻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863计划”)项目的催化,还是企业大胆创新的出谋划策,抑或是行业技术发展的规划,李宝山始终为走在最前方的风把握着方向。

undefined

▲2023年8月,李宝山在北京接受课题组专访(摄影:陈阳)

李宝山长期从事可再生能源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实施工作,在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开发应用方面拥有丰富经验。仅就风电来说,从200千瓦国产化风电机组攻关和600千瓦国产化风电机组研制,到起草《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他的鞋底永远沾着泥土,因为他一直都在探索和支持“新风电”的路上。

扭转传统观念,为风电项目据理力争

与很多老一辈风电人一样,李宝山最开始接触风电也是从农村能源开始的。1981年,李宝山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调到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工作,从事农村能源研究,其中就包括风能利用。

尽管李宝山较早地接触了风电,但真正让他和风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在1989年,李宝山调到国家科委高新技术司,工作重点也从农村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在能源处的时候,风电工作只是一小部分,大概也就占20%。”不仅项目占比少,人手也十分缺乏。“处里加上我一共4个人,我到后分管可再生能源。”当时全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实在是太小了,大家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煤和其他能源方面,风电尚未发展起来,也还没有引起重视,更谈不上规模的应用。当时在“863计划”能源领域有个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对可再生能源的了解有限。“一个火电厂几十万千瓦,得立多少风机才能成为一个电厂的规模?发展风电有什么用?”

为了让领导和专家能够了解风电,支持可再生能源,李宝山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司里每年都有休假,休假的时候司里会分成几个团队,我就牵头带领一个团队到新疆去参观、考察风电,实地感受风电蕴含的无限生机。有些时候,对于我们的风电工作,一些院士、老专家不是说不重视,毕竟隔着行,风电也是新生事物,他们不了解。”

令李宝山印象深刻的一次是专家组在审定风电项目的过程中,在提问和发表个人观点的时候就把态度表露了出来,言外之意就是没看上、没多大作用,不同意。

会议临结束,即将到投票表决环节时,李宝山请求发言,他直言不讳地说:“各位专家,风电是一个新兴行业,只有得到全社会和国家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够发展。我作为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这个事情不是给我自己做的,是给国家做的,我要对国家负责。如果你们认为这个项目不好,这是你们的看法,我没办法改变,但是我就一个要求,请你们签字。”李宝山的这番话打动了在场所有专家,他们重新进行了慎重的考虑,也正是因为李宝山的全力争取,项目最终得以通过。

后来李宝山也特意邀请许多不了解风电的专家去了一趟风电场,“他们看了以后感觉非常震撼,说不知道风电有这样大的规模和气势”。

李宝山在负责可再生能源的初期,曾经去美国开会,并考察了加州风电场,那漫山遍野的风机令他不禁感慨国内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一番景象。“今天,中国早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说起来很有成就感,毕竟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个人的贡献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具体到每一件事上,确实不一样,比如跟专家的据理力争、跟领导的反复解释汇报。有些项目没上不见得阻碍发展,但上了可能行业就发展得快一些。”

奠定风电总装的行业“链主”地位

在李宝山看来,“蛇无头不行,兵无主自乱”。一个全新的行业领域最需要的不是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而是有人能做总体设计规划,牵头各方解决问题,才能达成目标。

“八五”期间的“200千瓦国产化风电机组研制”成败的关键点就是找好了“牵头人”。1991年,国家科委委托项目管理单位风能中心组织了“200千瓦风电机组攻关”项目,具体研制任务由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杭州齿轮箱厂、上海玻璃钢研究所等8家单位承担,在消化和吸收先前引进的比利时200千瓦风电机组的基础上,对风轮直径为24米的失速型200千瓦风电机组实现自主设计与研发,这是风电机组国产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在攻关过程中,该项目出现了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给初到能源处的李宝山出了一个难题。“各个单位基本上是独立对接风能中心,看起来签了合同,也都规定好了,做完后把部件运到现场就行。但事情没那么简单,由于各部件与总体没有有机地配合好,致使各部件组装结合及接口部件的配合有差异。”李宝山回忆时说,“记得当时清华大学设计200千瓦的发电机,加工后在安装时就遇到了问题,因为发电机有一个加固的挡板,由于位置问题没法安装。这其实都不是技术问题,是总体上的设计和管理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李宝山前往南京和风能中心及项目组进行了深度交流。贺德馨当时是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所长,也是风能中心技术的负责人,同时是200千瓦风机项目攻关任务组织负责人之一。在这次深入交流中,管理中的问题显露出来:由于各方的发言权都是均等的,所以大家之间互相推诿,都说是对方的问题,实际上是责任主体不清,风能中心没有授权,都是听从风能中心指挥,没有建立各方沟通交流的机制,致使出现不应发生的问题。

李宝山意识到这样的组织方式绝对不能继续下去,必须有总体负起主要责任,于是他在贺德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开始逐步将权力收回,尤其是各零部件厂家的话语权,将最重要的话语权交给总装,同时将责任主体交由总装承担。

事实证明,李宝山的这一措施是卓有成效的。话语权的集中,大大减少了各厂家之间由于信息不统一所带来的消耗。总装提出阶段性任务后,其他厂家就按照总体的安排来实施,哪个部件出了问题就可以直接追溯到具体的负责厂家,杜绝了之前推诿责任的现象。

理顺管理方式和组装实施机制,极大地提升了攻关效率,项目虽也遇到过困难,但最终完成了攻关任务。1995年10月,首台200千瓦风力机在浙江省苍南县鹤顶山上完成安装,于1996年10月正式并网发电,后来对该机组进行改型设计后,又进一步研制出250千瓦机组,并实现了批量化生产。

在当年看来,李宝山只是解决了一个科技攻关项目的管理问题,但是回顾中国风电此后近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到,总装企业成为行业“牵头人”和“链主”的格局自那以后日渐明确:总装企业牵头,中国风电产品不断创新、质量不断优化、产能不断提高。李宝山为中国风电第一次把控方向就影响深远。

国产大风机开启新局面

继200千瓦、250千瓦风电机组国产工作之后,1997年,国家科委将“600千瓦风电机组研制”正式列入“九五”(1996—2000年)科技攻关计划,当时600千瓦风机是国内已投运机型中单机容量最大的。

“那个时候,在国家科委和国家计委的策动下,同时有三家单位在开展大型风电机组的研发制造工作,国家科委安排的项目以自主研发为主,国家计委安排的两家单位,以成立合资企业生产为主,但总体上,我对新疆风能公司投入的精力更多,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做国产化研发工作。”李宝山回忆说。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李宝山所在的国家科委已经初步选定了承担攻关任务的两家单位,当新疆风能公司的于午铭想要申请作为项目承担单位时并没有得到批准,而是说让他们继续开展工作。

于午铭没有气馁,1997年7月,新疆风能公司成为第一家对外正式签订技术引进合同的公司。当于午铭再次找到李宝山的时候,李宝山被眼前这个人的毅力所折服,终于同意于午铭作为“替补队员”开展工作,并在10月份转为正式队员,签订了“九五”科技攻关合同。

随后,新疆风能公司虽然研制成功了一台600千瓦的国产风机,但是由于没有并网运行过,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运行发电。当时新疆电力局已经引进了一批600千瓦的丹麦风机,并且在达坂城风电场投入运行。李宝山和新疆风能公司提出,希望能把国产风机的各个部件逐步替换到已经运行的丹麦风机上测试,从而验证这些零部件能否被现有的风机兼容运行。

但是,对于新疆电力局而言,好端端的风机被拿去做测试,势必会影响发电量,甚至可能存在风险。万一进口的丹麦风机发生损坏,那又是一笔大开销。为了彻底消除新疆电力局的顾虑,新疆风能公司在李宝山的建议下提出了补偿方案:第一,如果把零件装上去导致发电量减少,造成的损失我赔;第二,如果风机出现故障,造成的损失我赔。有了这个解决方案,新疆电力局终于同意新疆风能公司把国产风机零件装到丹麦风机上去检验。

在攻关过程中,李宝山一直担心进度问题:“一是时间短,1997年才正式启动的科技攻关计划本身已经耽误了一年多,又必须要在‘九五’期间完成,因此时间非常紧张;二是在这之前国内公司没有研发这样大功率风电机组的经验,此前的200千瓦风电机组国产攻关项目他们也没有参与。”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在李宝山的支持下,新疆风能公司最终不负众望,在所有的600千瓦风电机组国产化攻关队伍中率先完成了科技攻关任务,机组国产化率达到78%,超出了国家攻关计划的要求。

“600千瓦国产机组攻关期间,除了新疆,前面提到的国家计委安排的两家风机总装单位分别在洛阳和西安,在1997年国家机关机构改革中,这项工作也转到国家科委的手里,但是很遗憾洛阳和西安的两家公司最后都没有坚持做下来。”李宝山谈道,“让我非常高兴的是金风科技(新疆风能公司后续变更成立)和浙江运达(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后续变更成立)都是我看着一路走过来的公司,也都发展起来了,成为全球排名前十的风电制造商。”

undefined

▲1999年,600千瓦国产化机组成功鉴定验收后,全体人员合影(二排右四为李宝山)(供图:李宝山)

2000年4月,科技部与美国能源部共同组织了“中美可再生能源论坛”,或许是因为600千瓦国产风电机组攻关的成功,李宝山作为论坛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点名要新疆新风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新疆风能公司1998年改制成立,以下简称“新风科工贸”)董事长于午铭参加。

在参观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路上,李宝山和于午铭畅聊国产大风机的发展前景。除了想做国产大风机外,于午铭还向李宝山提出想做风机认证。风机认证指的是风机的标准检测认证。风电设备要想进入市场,在风电场安装运营,那么它的质量就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而检测认证就是用来测验设备的质量安全是否满足标准和行业要求的方式。

“我跟于午铭争论过这个事儿,我说这个事情你不能做,你没有这个资格。”于午铭听了愤愤不平,说为什么他没有资格。“他是一个很倔强、很有激情的人。但这件事他不能做,因为作为风机制造的当事人,别人的风机怎么能拿到你这里来测试?这样对其他造风机的人也不公平,而且他们也不愿意到你这里来做认证。于午铭就说,那他脱离公司。我说,那也不行,你从公司里出来,换成其他人也不会相信你,别人总是要有疑虑的。”

最后于午铭虽没有开启风机认证的相关事业,但是李宝山坦言:“于总的想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风机认证这件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于是,后来当秦海岩(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提出要做风机认证时,李宝山大力支持。同时,秦海岩在回忆自己的风电认证生涯时,也称李宝山为“高瞻远瞩的风电前辈”,并将他视为自己风电认证道路上的良师与引路人。正是受到李宝山的启发与支持,秦海岩成立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建立中国风机的检测认证标准和体系,并积极推动国际互认,为我国风电装备发展的可靠性加了一层保险。

重要抉择,力挺新风机技术路线

在成功实现600千瓦、750千瓦机组的国产化研发和产业化的同时,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科技”)在2002年又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中的“兆瓦级失速型风机及其关键部件研制”项目,并在2003年春完成了整体设计与载荷计算,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

当时兆瓦级风机在全球风电发达国家已经非常常见,国内也有多家公司开始做兆瓦级的风机。但金风科技在科技攻关中发现,相比目前一直在走的失速型风机技术路线,当时在全球还并没有普及的直驱永磁风电机组的性能更好,也更有发展前景,便萌生了切换技术路线的念头。

为此,接替于午铭担任金风科技董事长的武钢多次找到李宝山,说:“我们以联合设计的方式开始新机型的研发,直驱永磁维护成本低,市场价值导向好,使用场景广阔,是我们绕过国际产业壁垒走出一条独一无二技术路线的机会。”

“我完全支持武钢的想法,同时也希望他们能保证一定的盈利能力,挣钱后才能有研发资金,这样压力就会小一些。”彼时的金风科技刚刚走进盈利的模式,公司的几名高管都觉得此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直驱永磁技术路线的研发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而且,虽然当时德国已经成功研发了直驱永磁风电机组,但对该技术严格保密,李宝山带队参观考察时想把舱门打开看一看都遭到了拒绝。在国外技术封锁、国内经验缺乏的条件下,武钢毅然决然地跟李宝山说:“我们有这个条件和基础,我们不干,其他公司更不会干。”

下定决心后,金风科技开始投入紧张的研发工作中,李宝山也开始协调各方,申请对“863计划”任务合同进行修改。修改任务合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合同都是逐级审批过的,改动起来需要多方协同。更重要的是,在任务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改弦更张,大家都担心不能如期完成计划。这个过程中李宝山也承担着风险,如果金风科技最后没能完成目标,李宝山也会受到影响。

由于中途更改研发技术路线的情况非常少见,科技部对此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了评审会,邀请了专家到乌鲁木齐听取金风科技的汇报。武钢在评审会上,客观陈述了公司要求改变研发路线的理由。他说,选择直驱永磁技术路线,可能会失去科技部的资金支持,但可以创造社会价值,符合市场化导向。

凭借多方的共同助力以及多年艰苦卓绝的攻关,2005年4月,金风科技研制的1.2兆瓦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试运行。这是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驱永磁兆瓦级风机,为我国的风机制造技术路线开创了一条多元化的道路。

undefined

▲2005年,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驱永磁兆瓦级风机在新疆达坂城投运(供图:李宝山)

值得一提的是,李宝山不仅积极促成了金风科技直驱永磁的技术路线实施,还造就了一家稀土永磁行业领军企业。

在金风科技技术路线转轨的同时,经江西省科学技术厅介绍,李宝山在江西出差的途中认识了来自赣州的几个人,当时他们想从事风机叶片以及光伏的生产,希望就此事咨询一下李宝山的意见。

李宝山建议他们不要做叶片,“叶片做起来比较艰难,如果没有基础还是不要去做,叶片厂家现在也不少。对方又说做光伏,我说这需要很深的材料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团队,重新进入市场太慢,没办法跟人家竞争。但你们这个地方有稀土,稀土是永磁电机的核心原材料,金风科技现在的技术路线正好需要永磁电机,你们可以试一试合作”。

于是他们马上找到了金风科技的董事长武钢。当时正是国外垄断稀土加工技术的时期,中国以极低的价格出口稀土原材料,经日本等国加工完成后再卖回国内,价格就要翻上百倍。他们与武钢一拍即合,很快就在2008年成立了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今这家公司已经上市,成为稀土行业的翘楚。

不仅是稀土,许多风电机组的关键零部件(像齿轮箱、轴承等)生产企业,李宝山都尽其所能提供了帮助,让企业间不断地建立合作、调试优化,形成了国产风电机组上下游一体的良性行业生态链。

八面驶风,为可再生能源擘画蓝图

在谋划可再生能源科技发展工作的同时,李宝山也负责了与美国能源部的氢能合作项目,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制定中国的氢能发展路线图。在合作过程中,李宝山受到了这个项目的启发,他认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可以做一个发展路线图(纲要),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可再生能源发展。

想到这么一份重要的纲要只有科技方面的规划显然是不够的,李宝山很快又联系到了当时国家经贸委的朱俊生处长和国家计委的吴昌伦处长,着手筹备《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制定工作。

朱俊生当时在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司负责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工作,吴昌伦则在国家计委交通能源司负责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工作。依靠科技部的资金支持,组织专家团队编制了《纲要》,然后在三部委共同讨论、修改完善的基础上,于1995年1月,由国家计委办公厅、国家科委办公厅、国家经贸委办公厅联合发布,提出了“九五”计划以及至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产业是真正支撑国家发展的原生力量,李宝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纲要》不仅包含研发的内容,也有产业化的内容”。因此《纲要》中特别提到要加强产业化建设,建立有规模生产能力的产业体系,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路。

此外,《纲要》还强调了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资金,要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李宝山在科技部能源处任职的十多年里,每年都要组织两到三个学者团出国参观考察,就像时任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所说:“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者,一定要让他们出去见见世面,不能整天就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搞科研。”通过交流学习和不断自我迭代,中国风电在极短的时间里快速追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制定《纲要》的过程中,李宝山一直都担当引导者和先驱者。他深入一线,体察行业现状;他高屋建瓴,布局未来发展。通过项目管理和政策制定,李宝山把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思路给理顺了,把未来的发展前景给讲明了,把全国发展风电的激情给点燃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机器的螺丝钉,某一个螺丝钉松了,这个机器可能还在转,但是松到一定的程度,整个机器效率就会降低。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但也不要埋没每一个螺丝钉的作用。”风电行业的大厦,就是靠一块又一块砖、一根又一根螺丝钉建造而成。置身行业,每个人都很渺小,但又都不可替代。中国风电,不仅有披星戴月、日夜盘算实验数据的科研人员,也有像李宝山这样在幕后默默筑网、编织行业未来的科技管理者。他们用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注视着行业动向,用谨慎周密的政策与计划点亮前行道路,同时点燃了每一个风电人拼搏的信念。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中国华电江毅拜会越南总理范明政
阅读下文 >> 中国能建宋海良与山东省副省长陈平会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3204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