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能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部署,审时度势、前瞻谋划,制定了《若干意见》、“1466”和“四新”能建战略,全面提升价值创造,强化“三力”担当,加快“四大转型”,“十四五”期间整体发展格局发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变化。
今天分享深访谈——对话中国能建资本与金融事业部(司库管理中心)总经理王一淮。
用好用活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用新用优专业化金融工具,对优化资产和资金配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中国能建资本与金融事业部扎实推进《若干意见》、“1466”和“四新”能建战略落实落地,坚定不移聚焦“聚好财、用好财、理好财”做好资本金融工作,释放战略叠加最大势能,在不断战胜市场风险挑战中持续增强服务能力、提升价值创造,以高水平产业金融为高质量发展“四新”能建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问题一围绕推进《若干意见》、“1466”和“四新”能建战略落实落地,资本与金融事业部结合自身功能定位提出了哪些管理思路、重点举措,取得了什么工作成效?
资本与金融事业部以突出围绕集团主业和产业链上下游开展资本运作和金融业务,突出提升金融业务的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贡献度,突出提高资产和资金配置能力“三个突出”为重要导向,统筹开展筹融资、资本运作、资产证券化等工作,聚焦“聚好财、用好财、理好财”持续完善金融业务管控体系,全面强化金融业务能力,着力优化资本资产结构和金融资源配置,统筹平衡发展需求与资源禀赋,公司金融业务的服务能力、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是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加强。多方突破开展权益融资,“十四五”期间,创新发行绿色、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创新品种债券超495亿元;以市场化债转股、国调基金返投等方式实现权益融资超600亿元;积极运用金融支持政策,组织申报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获得资金支持超25亿元。多元渠道实现成本压降,以绿色信贷置换、LPR转换、存量项目贷款压降等渠道,通过打包融资、总分联动、重点督导等,全合同周期降低融资成本超200亿元。多维创新促进资产盘活,2022年发行60.13亿元内遂高速长江经济带类REITs,贡献利润近10亿元;2024年发行葛洲坝生态环保“绿色+可持续”双贴标权益类REITs,成功走出权益融资新路径;多项金融产品创全国同类型首单纪录,各类金融产品屡创同期新低,获多家权威机构颁发奖项13个。
全国首单出表型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类REITs
二是产融结合活力不断释放。深入开展金融业务优化调整,首次开展金融子企业授权管理,指导金融子企业降融资成本、控融资风险、促优质项目融资落地,精准服务主业。财务公司通过贷款、创新央企保函互认等为成员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支持;融资租赁公司通过设备租赁拉动成员企业EPC项目;基金公司着力提升平台作用和服务水平,管理认缴基金规模持续增加;保理公司融资融智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业务办理量稳步提升。
三是金融服务创效不断提升。深化总对总金融合作,建立“1+2+4+N”对接机制强化金融资源整合,牵头开展银企高端对接,截至2024年末,合作银行已增至29家,形成了可落地的战略合作机制;创设产融结合工作机制,首次组建金融专家库,防范业务风险、促进重大事项落地;授信规模突破1.9万亿元,AAA企业增至8家。精准以融促产,推出新能源融资13种支持模式,大力拓展绿色金融;建立电建企业发展金融支持十二条举措,致力改革攻坚。打造多层次资本运作体系,凝聚系统合力推动A股定增,指导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上市前期工作,积极探索公募REITs;特别是顶住市场压力,圆满完成易普力重大资产重组及配套融资,重组规模53.57亿元,配套融资13.39亿元,重组完成后成为国内最大的民爆上市公司,被国资委作为典型案例分享。
国务院国资委司库体系建设二期现场验收
四是从无到有打造司库系统,从有到优升级司库功能。围绕国资委司库体系建设工作部署,系统搭建“43101”司库体系建设框架,稳步推进“信息化+数智化”,坚持“财务+司库”双核驱动,达成信息、资金、管理“三集中”目标,司库关键指标水平位于建筑央企前列,全面建成具有能建特色的司库体系。打造数智监督闭环体系,落实穿透监管要求,搭建各类风险指标与模型,识别整改风险事项,风险防控向技防技控转变。获评国资委司库体系建设中期验收“优秀企业”;建设经验在国资委、地方国资、行业协会交流;获得有“业界奥斯卡”之称的CGMA全球年度最佳数字化管理会计创新奖、中国卓越司库奖等5项荣誉。
问题二过去一年,围绕金融业务发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资本与金融事业部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
2024年,公司金融业务持续释放潜力与动能,以资金融通支撑和服务集团主营业务,以产融结合、融融协同推进实现金融创新,以集团主业与金融紧密结合产生价值叠加效应,集中展现了“四个新”面貌。
建筑类央企首单30年信用债券成功发行
一是新手段增权益。灵活调整权益融资策略,发挥金融总对总优势,积极主动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存量超160亿元权益融资资金顺利接续,平均融资成本显著压降;以市场化债转股等工具全年新增权益融资超90亿元;特别是组织发行全国首单水务资产“绿色+可持续”双贴标权益类REITs,这是集团首单权益并表类REITs,是未来权益融资的重要方向。
二是新结构降成本。抢抓市场窗口,首次发行30年期公司债券,全年发行10年期及以上期限债券募资金额合计90亿元,融资结构大幅优化。在融资期限拉长、流动性压力减轻的同时,综合融资合同利率持续下降,带息流动负债占比较年初持续降低,债务融资利率下降超过50个基点,实现融资成本和融资结构“双优化”目标。
中国能建荣获“财界奥斯卡”CGMA全球管理会计中国大奖
三是新模式引资源。授信规模持续增长,其中,协调困难企业授信405亿元;指导四家金融子企业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财务公司委贷、保函增长23.7%、16.9%,融资租赁公司拉动EPC超50亿元,基金公司管理实缴基金规模超80亿元,保理公司能信平台规模超17亿元。
四是新平台添效能。司库数智平台全面上线,重构金融资源管理体系,境内外账户实现100%全可视,境内日均资金集中增长10.4%,境外美元资金调剂规模破亿。入选国资委司库建设白皮书,为央国企司库建设贡献能建智慧。
问题三围绕全面深化系统改革,资本与金融事业部计划如何压紧压实改革主体责任,用好改革“加减乘除”法,服务成员企业发展?
2025年,经济形势仍然严峻,但公司改革优势逐渐体现、发展潜能逐渐扩大,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继续坚决深化《若干意见》、“1466”和“四新”能建战略,立足事业部本质,坚持价值导向,着力实施“创效赋能年”计划,围绕资本与资源布局,加大金融创新赋能力度,以“五放”举措推进改革再深化,推动公司“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筑牢“十五五”开新篇基础。
一是高质量创新做“加法”,增强发展动能。开放权益融资路径,服务主业发展,增强和提升护航主业能力。把握“稳住楼市股市”契机,力争再融资上半年落地;主动直接下场组织,稳步开展传统权益融资,积极研究实施创新权益融资模式,助力子企业降杠杆,打开发展空间,例如今年1月17日,金融部指导投资公司成功发行中国能建首单以水电站为资产、以“乡村振兴”为标识的权益型类REITs,权益净增加12.61亿元,预计可使投资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4.18%;创新基金合作模式,力争引入外部基金增厚权益;积极探索其它资本运作机会,推动符合条件的子企业取得实质性进展,发挥上市平台作用,加大并购重组力度。
二是高效益运营做“减法”,转换主体机能。释放降本增效空间,突出价值创造,助力和支撑集团增利创收。把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契机,在降成本、稳增长上出实招,进一步推动低成本融资替换、存量压降、增量更优,抢抓债市窗口降成本、优结构,综合融资成本持续压降。在治亏上创价值,继续在资金、担保方面帮扶困难企业,助力治亏脱困,为困难企业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
中国能建成功发行10亿元建筑央企首单“绿色+科技创新”双贴标中期票据
三是高水平协同做“乘法”,汇聚改革势能。疏放重点领域动能,坚持融合创新,促进和保障战新产业全面发展。强力支撑“四大转型”,资源最大程度向战新产业和融合类项目倾斜;加大海外支持力度,加强国际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研究与实施,扩大内外资银行、海外基金等融资渠道,直接推动乌兹光伏等一批项目融资落地。释放金融子企业活力,把牢功能定位,深化和升级产融结合。加强金融子企业业务指导,研究分析子企业发展的刚需点、难点、痛点、堵点,加大内部资金融通力度,以有限的金融资源差异化支撑企业发展;推进业务创新,为所属企业融资融智,助力资产盘活,推动产融结合更加多元、更有价值。
四是高标准风控做“除法”,提升管理效能。发挥司库监督效力,秉持底线思维,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落实国资委穿透监管要求,全面开展司库监督;强化司库数智化成果运用,树立“防险化险也是创效”的理念,剖析过往案例经验,举一反三,引领子企业防范风险于“治未病、治初病”,化解风险于“治已病、治大病”,有效降低整体风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