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要建立完整的风能产业体系
风能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体系。在风能发展中,建立完整的风能产业体系(产业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风能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形成,特别是风能服务体系很不健全。投资商投资的重点主要在风电机组制造和风电场建设方面,而对设计与咨询,运输与安装,运行与维护,监测与认证等技术服务行业还没有完全形成气候,因此,影响风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三. 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可靠性
我国风能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虽然已基本具备600千瓦和750千瓦风电机组的批量生产能力,但是,在批量生产中的质量控制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在一些企业制造样机时可以达到很好的性能,可是当批量生产时,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一个小零件不合格就会造成风电机组停止运转。原因主要是在批量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好,另外,对产品的检测做得不够,有的产品没有经过认证。在规模化生产的情况下,怎样使产品从性能上、可靠性上和价格上都能被用户接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对风电机组来说可靠性尤其重要,要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安全运行20年,没有一套科学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是做不到的。
二.如何培育风电市场
目前,风能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是风力发电,通过在风电场中布置的风电机组将风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并输入电网,提供用户使用。因此,风电市场将直接影响风能的发展。为了培育一个健康的风电市场,要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要有一个合理的风电上网电价
风电成本一直是风能发展中的一个制约因素,风电成本主要取决于风电机组的成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寿命一直是风电机组发展所追求的目标。随着风电技术不断进步和风电产业规模化发展,风电成本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81年到l995年,世界上风电成本已由15.8欧分/度电下降到5.7欧分/度电,目前风电成本约为4欧分/度电左右,在过去五年中,风电成本下降约20%。如果在常规能源电价中,考虑了因污染环境而发生的外部成本之后,那么风能是目前最具有与常规能源竞争的町再生能源。
在《可再生能源法》中对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规定了一个原则,即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根据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的情况,按照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并根据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适时调整。
今年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中,进一步明确了风力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电价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按照招标形成的价格确定。对此,在风能业内人士中有些担心在风电场特许权招标时,以上网电价最低的投标人为中标人的做法,会使招标价格过低,造成项目亏损,影响风电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