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台风对近海风能资源开发的影响
近年来,风电作为最具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在积极开发陆上风电的同时,海上风电开发也进入快速发展期。气象部门针对海上风电开发做了哪些研究?如何为我国的海上风电开发服务?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评估中心研究员张秀芝。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我国近海的风能资源状况如何?海上风电开发有哪些优势?
张秀芝: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杭州湾以北年平均风能密度为每平方米300至400瓦,可利用小时数6500至7000小时,杭州湾以南年平均风能密度为每平方米400至600瓦,可利用小时数7000小时以上,台湾海峡最高,年平均风能密度每平方米600至800瓦。
海上风电的优势主要是风速较陆上更大,风垂直切变更小,湍流强度小,有稳定的主导方向,年利用小时长,因此机组运行稳定、寿命长,单机能量产出较大。此外,海上风电不占用土地资源,且接近沿海用电负荷中心。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猛。截至2008年底,我国沿海省市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近160万千瓦,其中2008年一年就新增了90多万千瓦。我国第一个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3台机组已并网发电。
记者:听说您正领衔“热带气旋对中国近海风电开发影响研究”?
张秀芝:对。这是中国————欧盟能源环境合作项目之一,去年10月开始启动。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虽然潜力巨大,但其运行环境较陆上更复杂。主要原因是我国东南沿海是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的地区,热带气旋引起的大风、海浪和风暴潮等恶劣天气使海上风电机组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如2006年“桑美”登陆时,台风中心正面袭击苍南风电场,对风电场几乎造成毁灭性打击,若干风机的叶片折断,个别风机的塔筒折断或倒塌,损失7000万元左右。在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的东南沿海,风电开发需认真对待台风强度以上热带气旋的影响。
记者:那么您的这项研究将主要解决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