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名家访谈 > 专访国际电工委员会智能电网战略小组主席Schomberg

专访国际电工委员会智能电网战略小组主席Schomberg

2010-11-10 来源: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 浏览数:1631

  中国、美国和欧洲发展智能电网的驱动力虽然不一样,但需要的技术是一致的,但只有有了标准,不同国家的制造商才能将技术用于产品销往全世界,海尔、LG、西门子、通用电气等公司都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建立起互通的国际市场。

  中国发展很快,并且以前遗留下来的基础设施很少。这跟美国和欧洲都不一样,是中国发展智能电网的一大优势,更容易从头开始。但重要的是必须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一开始就必须有正确的设计。因此标准对中国来说尤其重要。

  标准制订路漫漫

  《科学时报》:标准对智能电网发展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Schomberg:首先,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电表等环节过去都是分开设计的,但是未来会通过智能电网联系在一起,这是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因此,在工程上一个简化的方法就是把它们拆分开各自研究。如果没有标准,就不能分开研究,今后也无法整合。

  标准的另一大好处就是能够允许不同的设备提供商相互竞争。比如法国电力公司从全世界范围内的5~7家供应商手中购买电表,要求这些不同厂家的电表能够通用、互换。当它们混合在一起时,随便拿一个就能安装、使用。这就是标准的力量。

  做到这点很不容易,需要制订一个好的标准。因为如果标准制定的太细,又会产生问题——所有厂家制造的电表完全一致。这对法国电力公司来说可能更简单了,因为没什么可挑的,但如果我们这么做的话,这些供应商之间就不存在竞争了。它们能竞争的可能仅仅是劳动力成本,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通过创新降低成本。因此,一个好的标准必须即要有一个标准框架,但又不能太具体,给制造商留下创新的空间。这是一大“秘诀”。

  另外,标准对电力行业来说尤其重要。电力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都很长,达到二三十年,这是电力行业和电信业的主要不同。打电话时碰到断线我们重播就行,但是电力系统不行,必须保持稳定。尤其在今后电网中将应用大量的通信设备和计算机时,更需要注意这个问题。

  电力行业和电信行业的另一大区别在于设备,如手机等每年或者每两年就换了,因此电信业的改革较容易操作。但电力行业 的基础设施价格昂贵、寿命很长。手机去商店就能买,但是电表如果坏了,必须由电力公司专人进行诊断、更换。一个正确的标准意味着不管你建什么,都允许扩张和改进。

 
  《科学时报》:IEC智能电网战略小组在标准制订工程中存在哪些难题?

  Schomberg:标准问题并不是新问题,IEC成立于1906年,发布过6000条电工标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万余名专家参与标准制定工作。

  但今天我们的一个大问题是各国已有很多现行的标准,这些标准各式各样,并且按照这些标准制造了很多产品。我们小组有几百条和智能电网相关的标准,仅文件就堆积成山,很难处理。

  因此IEC在明年1月准备对外发布一个Mapping Solution,这套解决方案在IEC智能电网战略小组内已经在用。这是一个新的解决方案,能像GPS一样给专家起导航作用,同数据库相连,帮助专家知道缺失了,需要什么,提供专业的建模信息。在IEC之外,一个协助制订标准的解决方案也很重要,因为世界上还有其他的标准组织独立工作。

  《科学时报》:一个全世界统一的标准何时才能建立?

  Schomberg:每个人都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是一个改革的过程,大家都在努力,我相信5年内能有很大进步,但是要形成一个一致的标准可能还要很久。因为标准的制定很复杂,我们需要一条路径来推动标准的制订。

  智能电网的有些标准已经比较成熟,被广泛接受,如IEC的5个核心标准已被公认为基础,中国国网公司的路线图就是建立在这5个标准之上的,NIST和德国的路线图也是如此。而其他的标准也需要这样一致化的过程。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刚刚发布了他们的初步标准,这说明他们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工作;美国长期以来对标准的制订都很积极,也推动了其他国家的进步;欧洲也出台了鼓励政策,正在加速欧洲标准的制订。现在大家都很积极,谁能第一个解决这个问题还很难说,彼此需要更广泛的合作和交流。

  我一直倡议,标准制订需要在技术基础上理性讨论,IEC缺失的标准没有必要从头开始,可以借鉴其他组织的标准,以此为起点,加速制订过程,尽快填补空白。

  商业模式成短板

  《科学时报》:建设智能电网需要投入大量经费,将来仅仅更换智能电表就代价不菲,这笔钱会由谁埋单?

  Schomberg:这笔钱总得有人出,即使是政府埋单,那也是纳税人的钱。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就美对华新能源政策301调查答记者问
阅读下文 >> 心随风车转--金风科技"80后"厂长赵良成长之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7706&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