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访人物 >企业专访 > “拼命三郎”唐法林:要做全球风电零部件No.1

“拼命三郎”唐法林:要做全球风电零部件No.1

2009-03-0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数:3836

    有了五金加工的基础,唐法林抓住时机,开始搞塑料机械,生产塑料挤出机械及塑料辅机机组,并于2002年成立桥偌塑机。
    结果,他踩准了点。
    据称,当时一台设备能卖“三十几万”,唐法林也因此掘到人生“第一桶金”,并在2年内就还清了“侨联”时的债务。
    有了资金的唐法林,后又因为看好装备制造和数控机床业的机会,于2002年成立桥联冶金,在2007年将无锡市桥联轻化机械有限公司更名为桥联数控,从事数控机床业务。
    至此,桥联完成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转型。
    而上世纪90年代,也正是无锡产业结构从“轻”向“重”转身的开始。
    据统计,2007年,无锡重化工业比重已经上升至74%,这个数据在1980年为42%。
    在此过程中,机械、纺织、冶金、化工、电子(家电)也成为无锡的五大传统支柱产业。
    今天还可以看到,在无锡洛社镇马路两旁林立着大大小小的冶金、机械加工企业。
    只不过,唐法林擅长的打法是:“别人刚觉醒,我早已出手。”
    2004年,无锡某风电零部件铸造企业希望跟桥联集团合作,加工风电零部件,前者负责铸造,桥联负责机加工。
    但双方合作一段时间后,因故终止。
    2005年起,桥联自立门户,生产风电零部件,工序覆盖铸造、机加工等,并于2006年11月成立了桥联风电。
    在零部件里,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核心部分有更高的利润空间,但技术要求也更高。
    轮毂、底座、横梁和轴承座这样的零部件,“其实还是跟传统产业连在一起的”。这些“传统产业”正是桥联以前的机械加工,就连工作母机——数控机床    他们都能自给自足,而且有现成的车间,避免了再投资建厂的负担。
    即便种种利好因素让桥联很快适应角色,但第一次“考试”,它还是遇到了难题。
    2005年,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丹麦维斯塔斯(Vestas)到中国寻找零部件生产厂家。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方方:可再生能源总体税负过重 应加强税收优惠
阅读下文 >> 肖北平:荆州市巨鲸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experts/show.php?itemid=814&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