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车风电有限公司贾世瑞董事长
山东风电大而不强
记者:北车风电作为百年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山东省的风电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承办了山东省风电产业及装备制造发展高层论坛,并发起成立山东省风电装备产业联盟。请问您如何看待山东省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贾世瑞:我国风电市场的增长速度已位居全球之首,2010年末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一,据预测我国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将至少达到1亿千瓦。特别是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各国纷纷反思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全球能源格局将倾向于更安全清洁可持续使用的风电。中国风电具有大规模发展的前景。
山东省风能资源丰富,开发建设条件优良,可开发的风能资源总储量达到1.71亿千瓦,居全国第三位。山东作为第八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已进入国家风电发展规划。截至2010年底,山东累计装机容量已居国内第5位,拥有8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和44家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整机制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配套产业体系初具规模,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但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分散,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经济规模尚未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有待增强。据统计,全省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还未有一家进入国内制造商前10名。
核心关键零部件的配套能力需进一步增强,以与北车风电配套的省内主要企业为例,我们在选择配套厂家采购大部件的时候,尽量采用省内企业,我们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稳定山东风电产业发展,风电大部件合作项目共涉及8个地市近20家其中有50%是在山东省内完成,但是配件供应情况极为紧张,质量得不到完全的保证。省内能配套生产的大型、关键风电部件有20多项,其中仅有40%能与北车风电配套,售价占单机的26%左右,主要包括主轴、变桨系统、主控系统、机舱罩、塔筒、法兰等,其他诸如主轴轴承、齿轮箱、发电机、偏航变桨轴承、变流器等核心关键配件只能在省外或国外采购。
山东省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尚未形成山东自己的“区域品牌”和拳头产品,省内的风电装备市场也基本由省外和国外企业占有,这与山东省国内前三名的经济规模、强大的机电装备产业制造能力、丰富的风能资源不相协调。山东省风电装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亟需形成山东的区域品牌。
中国风电发展过快吗?
记者: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风电发展过快,请问您对当前风电产业发展是如何认识的?
贾世瑞:社会上认为风电发展过快,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电源建设快于电网建设,造成风电并网问题加剧,二是风电设备制造厂商过多,造成产能有过剩倾向。
现在具备风电装备制造业资质的有80多家企业,竞争异常激烈,但我们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风电产业的发展。关于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数量,当前的实际情况是,有意愿进入风电制造行业的企业很多,但真正具备整机制造能力的企业为数不多。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是个简单的过剩,深层次的是技术研发不足,开发底蕴不足,后续的研发没有,因此对于风机制造企业的数量,应当有一个科学的分析与认识。
这个现状类似于上世纪90年代左右电视机产业的发展轨迹,当时每个城市都有电视机厂,但是当时最有名的飞跃、凯歌等品牌电视机厂现在没有生存下来,而当时刚涉足电视机制造领域甚至有些还没涉足的企业,如海尔、海信、TCL等后来居上,成为当前的主流品牌。为什么这些企业留下来了,前边那些轰轰烈烈的牌子倒下去了?因为建一个电视机总装线非常容易,投资不大,见效很快,当时市场的快速需求形成了巨大的买方市场,只要能生产出产品就能快速卖掉。好多电视机组装厂都不知道产品机理是什么,只知道买了部件拼装,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理性化,必然难以生存。少数电视机厂靠持续的技术改进,不断创新、响应并紧跟市场变化,最后才生存下来。
现在风电装备制造业,也面临这样的经营态势。进入这个行业,要透过所谓产能过剩的表象,看到其后面巨大的发展商机。北车风电以前研制过内燃机车,里面有发动机、齿轮箱变速系统、传动系统等,因此具有完备的人才体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铁路的安全可靠性,在这个理念支持下我们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追求非常高。
此外,“中国北车”是全球知名品牌,在国内具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产品出口到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开发风电市场创造了条件。中国北车是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著名企业,其雄厚的资金实力、配套研发制造优势和国际领先的动车组技术平台,为北车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后盾。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科学的管理与决策制度及坚强的资金保证将是北车风电快速发展的基础。
北车风电成山东风电装备制造龙头
记者:北车风电在风电装备制造方面取得哪些成绩和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