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发展风电产业是我国应对能源挑战的重要选择。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已成为世界上第二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总体上说,我国优质能源相对不足,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压力大,能源供应体系面临着重大挑战。解决能源问题,根本的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全面推进能源节约的同时,坚持多元发展,下功夫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风电与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具有产业成熟度高、发电成本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好等优点,理应成为今后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首要选择。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风电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2007年,风电装机累计已达到605万千瓦,在建的有420万千瓦。同时,国家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确定建设包括河西走廊在内的若干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2008年,随着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的批准,建设河西走廊风电基地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深远的影响
建设河西走廊风电基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准备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5年,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电基地之一;第二步,到2020年,装机容量增加到2000万千瓦,建成陆上“三峡”工程;第三步,2020年以后,装机容量继续扩大到3000万千瓦以上,使河西走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基地。如此大规模的风电产业开发,对甘肃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建设河西走廊风电基地,将使甘肃成为全国的能源大省和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甘肃能源资源种类齐全且相当丰富,除风能外,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1488万千瓦,煤炭资源预测储量1870亿吨,石油预测储量11.29亿吨,同时还有丰富的太阳能、天然气、地热等资源。经过多年开发,现有总装机容量1328万千瓦,其中火电809万千瓦,水电478万千瓦,风电41万千瓦。特别是刘家峡等一批大中型水电站的建成,使甘肃一度成为全国电力输出的重要省份,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未来发展中,能源产业仍然是甘肃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坚持多元发展的同时,随着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的优先发展,甘肃能源的总规模将会大幅度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经过10—15年的努力,在风力发电的带动下,甘肃电力装机容量将力争突破6000万千瓦,届时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能源大省。
第二,建设河西走廊风电基地,将有力促进甘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风力发电作为一大产业兴起,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甘肃正处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我们在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战略构想的同时,又实施了“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这两件事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尚处于起步阶段,风电机组的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国外风机生产厂商占据75%以上的市场。相对国内而言,我省风电设备的研发制造起步较早,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在国内首家开发研制出了兆瓦级的风力发电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兆瓦、1.5兆瓦、2兆瓦风力发电机制造能力在国内居于先进水平,自主研发的风机控制系统已经成功运用在风力发电设备上,塔筒全部实现了省内自主设计制造,风机齿轮箱和兆瓦级风机叶片的研发正在进行之中。同时,国内的一些知名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也开始落户甘肃。我们总的考虑是,围绕风电基地建设,下功夫把风电设备制造业搞上去,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甘肃成为全国重要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