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海上风电开发又获新政策 相关公司将蓬勃发展

海上风电开发又获新政策 相关公司将蓬勃发展

2011-07-20 来源:中国资本证劵网 浏览数:1039

  东莞证券:海上风电主题投资——从陆地走向深蓝

  海上风电:新领域,新开始。全世界的风能总量约1300亿千瓦。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5.06亿千瓦(50m高空),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3倍,则总的可开发风能资源约20亿千瓦。海上风电具有风速高、风资源持续稳定、发电量大等特点。在降低碳排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风电行业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前景。到2020年预计有1亿千瓦的风电装机总量,海上风电占比20%则会有2000万千瓦。

  海上风电场面临成本和环境的双重挑战。目前的风电场主要分为陆上(包括滩涂)和海上。其中海上风电场又分为潮间带和中、深海域。相对陆上,海上风电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高成本、复杂的环境、需要较高的可靠性、海上电力配套措施等。

  海上风电成本:约为陆地风电的两倍。海上风电主要的成本包括风机、安装费用、维护费用、支撑结构、电力设施、工程管理等。相比陆上费用,海上风电的地基和维护费用较高。占陆地风电68%的风机占比下降到了33%,地基费用上升到了24%,是海上风机主要的费用之一。由于面临很大的环境变数,海上风电的维护费用也达到了23%。维护和地基两项费用直接推高了海上风电的成本。国内风力发电工程造价平均为8000元人民币/千瓦,其中,风力发电设备造价约5000元人民币/千瓦。海上风电的工程造价在2万元/千瓦左右,是陆上风电的两倍多。

  海上风机:大机型,直驱是趋势。风机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单机容量逐步上升,风机机组结构多样化。海上风机成本较大,所以对风机的单机容量要求更大以摊低成本。目前国内外风机主流机型单机容量为2-3WM。直驱由于稳定性高将获得越多亲睐,不少厂商已经开始开发直驱和半直驱风机。

  投资建议。市场担心风电行业增速面临下降、无序开发、并网难等问题,我们认为从目前能源结构和节能减排的任务来看,清洁能源的发展仍然趋势不改。2010年是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开端,5月份即将要进行首期海上风电招标,我们建议关注。

  个股方面,我们建议关注东方电气(行情,资讯)(600875)、金风科技(行情,资讯)(002202)和湘电股份(行情,资讯)(600416)。

  风险因素:风机质量有待检验、竞争激烈导致风机价格下降。

  东吴证券:海上风电,谁来分羹?

  投资要点:

  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四年翻番。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装机容量很有可能突破1.5亿千瓦。我们预计,未来几年,由于基数效应以及上网问题的限制,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仍保持高速增长。

  风电整机市场集中度在逐步提高,行业竞争激烈,制造商毛利率下降。除了通过扩大规模、压缩管理成本、提高零部件国产化率等方式来降低成本,保证毛利率增长的同时,不少风电设备商将目光投向了有高毛利预期的海上风电市场。

  风电场的盈利空间将存在于管理能力提升带来的年满负荷利用小时数增加和风机价格下降带来的成本下降。我们认为,随着风机供需状况的改善,风电场较强的议价能力将得以体现,风机的价格将继续下降,风电场的盈利水平将在未来稳步提高。

  海上风场成本高,有可能申请到更高的电价。相对陆上风电场,海上风电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高成本、复杂的环境、需要较高的可靠性、海上电力配套措施等。相比陆上费用,海上风电的地基和维护费用较高。由于海上风场有可能申请到更高的电价,因此从经济性上看有望获得比陆上风场更高的收益。

  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开始招标。首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当属金风科技和华锐风电(行情,资讯)(601558),有望成为短期收获最大的内资企业。湘电股份09年成功收购荷兰达尔文公司海上5MW风机项目,预计也能在首批招标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由于招标主体将完全开放,金风科技亦有可能直接投资于海上风场。作为最早涉足风电场开发转让模式的国内风电整机制造商,金风科技有着丰富的经验。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风电整机制造龙头企业东方电气、金风科技和湘电股份,其2010年PE分别为22、20、30倍,建议增持。零部件生产商中中材科技(行情,资讯)(002080)、时代新材(行情,资讯)(600458)有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可予以关注。

  重点公司解析

  华锐风电:调研快报

  华锐风电为全世界规模第二大、国内规模第一大风电整机设备龙头。2010年底公司1.5兆瓦风电机组占公司营收比重95.92%,3兆瓦占4.08%。公司表示,在2011年公司销售结构将有明显变动,3兆瓦风电机销售比重将大幅度上升,有助於公司调整毛利率。从订单上来看,公司2010年底,1.5兆瓦机组订单达7411.5兆瓦,3兆瓦机组订单达6000兆瓦,5兆瓦机组订单达945兆瓦,6兆瓦机组订单达48兆瓦。

  公司表示,华锐风电的优势在於其国际顶尖研发能力,设计出来的风电机技术含量首屈一指。公司自身并无产量,公司在设计完成风电机後,经由国内厂商生产及进口技术高的部件的管道,自行进行组装,因此从收订单到出货时间间隔较短,最短为数周,平均为3个月-6个月左右。目前公司在全国拥有10个工厂,主要靠近当地风电场,地点的配置有利於公司减少运输费用。

  公司表示国内风电机需求主要受到国家电网的把关而无法快速增加,所谓行业内普遍认为的并网问题其实并不存在,仅为国家电网调控市场装机需求的手段而已。我们认为,华锐风电对此的回应是否属实难以判断,但短期内1-2年需求的快速提升较无希望,市场竞争力度的提升,说明国内风电机价格下降态势不变。

  国内风电机价格持续下降致使公司直接受到负面影响,即使在过去已经签订的订单也被迫进行合约修改,下调合同金额以接近现有风电机价格金额。然而公司供应链成熟完整,因此在应对毛利率调整上在行业内较优,但下降趋势确不可挡。一季度,公司毛利率水准达19.48%,较2010年的20.63%为低,公司表示,毛利率下降态势将持续至二季度及三季度,在四季度才进行回升,全年毛利率水准较2010低。

  公司表示,国内风电机小型企业将在2011年起受到市场竞争激烈影响逐步受到淘汰,然我们认为,受到淘汰的仅为少数,市场竞争激烈将推动这些无竞争力但仍有一定技术水准的企业对国内较大型企业靠拢合作,导致国内风电市场产那个持续过剩,竞争力度增加。

  由於国内一类风区及二类风区招标已多数饱和,国内企业纷纷投向国内三类及四类风区,但公司表示,风量的减少对风电机的需求影响不大,即使风量较小,带来的电量仍然不少,我们认为此趋势或将逐步减少风电机组的需求,对此仍有待观察。

  整体来看,公司现有订单及已中标但未签约项目为144.05亿元,占2010年营收203.25亿元的71%,考虑到风电机周期从数周至6个月,未来年内新签订单仍有计入2011年营收的可能性较大,年内完成的数量目前看来仍然高企。业内风电机毛利率的下降将对公司带来负面影响,但由於公司毛利率较高的3兆瓦风电机占比逐步提升,其22%的水准将拉高公司整体毛利率,因此整体来看,公司毛利率将在2季度落底,3季度及4季度缓步提升。由於公司订单高企及利润率的调整较好,预计2011年营收将达272.99亿元,YoY+34.31%,净利润达39.31亿元,YoY+37.65%,EPS达3.91元,考虑到行业内对风电展望较为悲观,因此我们给予较低水准PE值,为18倍,目标价为70.38元,给予“持有”评级。

  金风科技:风电价格持续走低,经营利润影响明显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半年35次故障 电监会称风电设备商承诺未兑现
阅读下文 >> 山东省“十二五”期间新能源发展思路已经确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0059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